2018/08/19

發現高雄

高雄在台灣歷史發展的脈絡中,一直處於非中心的角色,相對於台南、台北先後當過政治與經濟中心,而台灣建省的首任巡撫是劉銘傳,將臺灣省城選在台中市建設,而在廢省前中部也一直是省政府所在,高雄雖是產業大城,但經常是在擔任產業與經濟供給者角色中被犧牲,但也因為如此,高雄有著自己堅韌與強悍的性格,也更加多元與包容,更少的虛偽與面具。

今年三月的見城大戲,我們從明朝海盜林道乾的傳說談起,再講到城牆的修築與變遷,如何的與朱一貴、林爽文事變後形成一縣雙城的故事。清領台灣的統治引發諸多民變,各種對清朝統治不滿的民變事件層出不窮,一般將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等稱為三大民變事件,大家知道朱一貴就在高雄內門養鴨,事變後左營才築起土城,而林爽文事變中的南路軍莊大田攻入土城,鳳山縣城才移至現今大家熟知的鳳山,而後左營再築起石城。

比較少人知道的,其實第一件清領時期事變也是發生在高雄,由鄭成功舊部蔡機功在岡山發動,規模雖然沒有三大民變來得大,但也是清朝民變的第一起。而近代講到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也因此高雄一直被認為是民主聖地,若再追朔到日治時期的農民運動,高雄這種強悍反對統治強權性格就顯露無遺。

2018年11月,高雄在自製見城大戲後,又推出自製大劇-簡吉。簡吉是誰?他其實跟你我一樣,是個平凡人,我們都有家庭,是孩子、是父母親、是丈夫妻子等不同身分。不同的是,他是個理想家,一位少見站在農民立場、帶領農民爭取權利的理想家!1925年他組織了鳳山農民組合,1926年,與趙港、楊逵等創組臺灣農民組合,該組合為臺灣日治時期組織最為完整的農民運動團,一直為農民發聲,卻在1950年代犧牲於白色恐怖之中。可能少數人知道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女婿、大眾電腦董事長簡明仁就是簡吉之子。

2018年8月18日,農曆初8,在門號18號的旺來會社前,我們舉辦了台灣鳳梨工廠的開幕儀式,還記得幾個禮拜前哨船頭歷史場景的重現、眷村文化園區的啟用、見城館的啟用等,還有逍遙園的啟動修復與即將跟大家見面的貿易商大樓與三和銀行的修復後啟用,幾個大型自製的戲劇與各樣的出版陸續出來,高雄,這個豐富歷史層次堆疊的城市,在過去被工業化過程中忽略的文化故事,還有更多需要被發現、被挖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