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擁有台灣唯一古蹟鳳梨罐頭工場-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
我對九曲堂有很特殊的情感,就是因為我在這裡當兵,放假時從營區往火車站的路程,以及火車站內外的景致是我年輕歲月中很重要的記憶,但當時對於就在火車站對面的鳳梨罐頭工場其實不太有印象,接手文化局業務後,剛好在整修這座工場,很漂亮的歷史建築也將在八月中旬之後跟大家見面。
高雄市是唯一有所謂一縣雙城的特殊行政區,左營是鳳山縣舊城,歷經民變城牆被毀後移到鳳山新城,而目前大家熟知的鳳山就成為1895年之前清代鳳山縣治所在,1920年成立高雄州,州廳就設在高雄港旁,而後行政中心完全轉移到高雄市,鳳山及其周邊卻因為鳳梨罐頭產業創造新的希望與榮景。台灣第一家鳳梨罐頭工廠是由日本人岡村庄太郎在1902年所設,早期是使用在來種,1922年大量引進開英種,以鳳山街、大樹庄、九曲堂的鳳山郡為中心,是非常重要的鳳梨產業中心。1927年成立鳳梨罐頭同業組合,1928年在高雄與基隆設立鳳梨罐頭檢查所,1930年在日本總督府主導下成立台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1946年台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被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也就是1955年出售民營的台灣鳳梨股份有限公司,我們熟知的台鳳。
鳳梨罐頭產業曾經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外銷產業,極盛時年產值高達120億台幣,也養活無數家庭,80年代後台灣在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以及工資變高的社經條件下,掌握台灣鳳梨罐頭生產的台鳳公司與台東興業也往印尼等地投資,產業版圖也逐漸被泰國、菲律賓所取代。罐頭產業雖然沒落,但鳳梨產業也轉向鳳梨酥與其他的製品,持續的不斷的轉化與產出新的可能。
鳳山街與九曲堂一帶曾經密布大量的鳳梨罐頭工場,同時在全台灣在極盛時各地也都有鳳梨工場出現,當然隨著產業萎縮,陸續消失,而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就成為全台唯一具有文資身分的鳳梨罐頭工場。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的創辦人是台北大稻埕的實業家葉金塗(1882-?)。大正3年(1914)7月,葉金塗在臺北創立泰芳商會第一工場,從事鳳梨罐頭加工製作,並陸續在員林及大樹地區興建第二、三、四工場。隨著台灣總督府積極獎勵鳳梨事業,相繼引進、培育適於加工的鳳梨品種,台灣鳳梨加工產業日漸蓬勃。值此契機,葉金塗於大正14年(1925)南下九曲堂創設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男女員工有150人。後來變成國軍汽車保修場眷舍陸軍九曲新村(1945-2004),再之後登錄歷史建築與修復。
經文化局修復的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不僅對於整個鳳梨產業的發展之於社會、政治、文化、歷史、經濟與在地的脈絡有深刻的價值與意義,更是具有台灣唯一性的鳳梨產業歷史場域,鳳梨是臺灣知名的水果,有各式各樣好吃的品種與加工品,尤其臺灣的鳳梨酥更是世界知名的臺灣伴手禮。但很少人還記得臺灣早年是世界上鳳梨罐頭重要的產地之一,外銷量也曾經是世界第一。但後來鳳梨罐頭產業外移,現在鳳梨罐頭產業建築也只剩下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我們希望在這裡可以呈現臺灣鳳梨與鳳梨罐頭的種種,讓大家可以看到那一段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因此我們取名為臺灣鳳梨工場。
臺灣鳳梨工場有三棟建築物,分別有不同的用途。第一棟建築是一個i center,因為臺灣鳳梨工場的位置於九曲堂車站很近,我們希望他做為遊客來到大樹的旅遊資訊中心,裡面有大樹文史的介紹與旅遊資訊。第二棟建築是鳳梨產業館,主要介紹臺灣鳳梨罐頭的產業發展史,另外還有臺灣鳳梨的品種演變與鳳梨罐頭的介紹,尤其我們還收集了五十多張自日治時期以來臺灣的鳳梨罐頭標籤。第三棟建築是用來販售鳳梨相關產品,希望大家可以來此品嘗鳳梨食品與購買鳳梨相關文創商品。
基於臺灣鳳梨工場的位置與展示內容,能扮演二個角色,第一,大樹的文化資產密度相當高,也有著相當多的人文與產業特色,期待臺灣鳳梨工場能成為大樹文化旅遊觀光的起點,從這裡出發遊賞大樹的特色。第二,這裡成為臺灣鳳梨產業的亮點,尤其大樹是臺灣鳳梨重要的產地,更早在近百年前就有21家鳳梨罐頭工廠,相當具有歷史意義。
2 則留言:
Thanks for offering a chance to the one who loves Kaohsiung!
I am not a user of FB therefore I cannot leave any messages there. I found your webpage and want to say thank you!
作者為何不留聯絡資訊,莫非不理解鈴聽就是一種智慧?
請您留電子信箱給大家向您反映,提供建言。
我的是:0978874885atmail2000.com.tw
洪宗寶敬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