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9

發現高雄

高雄在台灣歷史發展的脈絡中,一直處於非中心的角色,相對於台南、台北先後當過政治與經濟中心,而台灣建省的首任巡撫是劉銘傳,將臺灣省城選在台中市建設,而在廢省前中部也一直是省政府所在,高雄雖是產業大城,但經常是在擔任產業與經濟供給者角色中被犧牲,但也因為如此,高雄有著自己堅韌與強悍的性格,也更加多元與包容,更少的虛偽與面具。

今年三月的見城大戲,我們從明朝海盜林道乾的傳說談起,再講到城牆的修築與變遷,如何的與朱一貴、林爽文事變後形成一縣雙城的故事。清領台灣的統治引發諸多民變,各種對清朝統治不滿的民變事件層出不窮,一般將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等稱為三大民變事件,大家知道朱一貴就在高雄內門養鴨,事變後左營才築起土城,而林爽文事變中的南路軍莊大田攻入土城,鳳山縣城才移至現今大家熟知的鳳山,而後左營再築起石城。

比較少人知道的,其實第一件清領時期事變也是發生在高雄,由鄭成功舊部蔡機功在岡山發動,規模雖然沒有三大民變來得大,但也是清朝民變的第一起。而近代講到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也因此高雄一直被認為是民主聖地,若再追朔到日治時期的農民運動,高雄這種強悍反對統治強權性格就顯露無遺。

2018年11月,高雄在自製見城大戲後,又推出自製大劇-簡吉。簡吉是誰?他其實跟你我一樣,是個平凡人,我們都有家庭,是孩子、是父母親、是丈夫妻子等不同身分。不同的是,他是個理想家,一位少見站在農民立場、帶領農民爭取權利的理想家!1925年他組織了鳳山農民組合,1926年,與趙港、楊逵等創組臺灣農民組合,該組合為臺灣日治時期組織最為完整的農民運動團,一直為農民發聲,卻在1950年代犧牲於白色恐怖之中。可能少數人知道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女婿、大眾電腦董事長簡明仁就是簡吉之子。

2018年8月18日,農曆初8,在門號18號的旺來會社前,我們舉辦了台灣鳳梨工廠的開幕儀式,還記得幾個禮拜前哨船頭歷史場景的重現、眷村文化園區的啟用、見城館的啟用等,還有逍遙園的啟動修復與即將跟大家見面的貿易商大樓與三和銀行的修復後啟用,幾個大型自製的戲劇與各樣的出版陸續出來,高雄,這個豐富歷史層次堆疊的城市,在過去被工業化過程中忽略的文化故事,還有更多需要被發現、被挖掘。

2018/08/08

迎接臺灣鳳梨工場

高雄擁有台灣唯一古蹟鳳梨罐頭工場-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

我對九曲堂有很特殊的情感,就是因為我在這裡當兵,放假時從營區往火車站的路程,以及火車站內外的景致是我年輕歲月中很重要的記憶,但當時對於就在火車站對面的鳳梨罐頭工場其實不太有印象,接手文化局業務後,剛好在整修這座工場,很漂亮的歷史建築也將在八月中旬之後跟大家見面。

高雄市是唯一有所謂一縣雙城的特殊行政區,左營是鳳山縣舊城,歷經民變城牆被毀後移到鳳山新城,而目前大家熟知的鳳山就成為1895年之前清代鳳山縣治所在,1920年成立高雄州,州廳就設在高雄港旁,而後行政中心完全轉移到高雄市,鳳山及其周邊卻因為鳳梨罐頭產業創造新的希望與榮景。台灣第一家鳳梨罐頭工廠是由日本人岡村庄太郎在1902年所設,早期是使用在來種,1922年大量引進開英種,以鳳山街、大樹庄、九曲堂的鳳山郡為中心,是非常重要的鳳梨產業中心。1927年成立鳳梨罐頭同業組合,1928年在高雄與基隆設立鳳梨罐頭檢查所,1930年在日本總督府主導下成立台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1946年台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被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也就是1955年出售民營的台灣鳳梨股份有限公司,我們熟知的台鳳。

鳳梨罐頭產業曾經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外銷產業,極盛時年產值高達120億台幣,也養活無數家庭,80年代後台灣在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以及工資變高的社經條件下,掌握台灣鳳梨罐頭生產的台鳳公司與台東興業也往印尼等地投資,產業版圖也逐漸被泰國、菲律賓所取代。罐頭產業雖然沒落,但鳳梨產業也轉向鳳梨酥與其他的製品,持續的不斷的轉化與產出新的可能。

鳳山街與九曲堂一帶曾經密布大量的鳳梨罐頭工場,同時在全台灣在極盛時各地也都有鳳梨工場出現,當然隨著產業萎縮,陸續消失,而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就成為全台唯一具有文資身分的鳳梨罐頭工場。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的創辦人是台北大稻埕的實業家葉金塗(1882-?)。大正3年(1914)7月,葉金塗在臺北創立泰芳商會第一工場,從事鳳梨罐頭加工製作,並陸續在員林及大樹地區興建第二、三、四工場。隨著台灣總督府積極獎勵鳳梨事業,相繼引進、培育適於加工的鳳梨品種,台灣鳳梨加工產業日漸蓬勃。值此契機,葉金塗於大正14年(1925)南下九曲堂創設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男女員工有150人。後來變成國軍汽車保修場眷舍陸軍九曲新村(1945-2004),再之後登錄歷史建築與修復。

經文化局修復的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不僅對於整個鳳梨產業的發展之於社會、政治、文化、歷史、經濟與在地的脈絡有深刻的價值與意義,更是具有台灣唯一性的鳳梨產業歷史場域,鳳梨是臺灣知名的水果,有各式各樣好吃的品種與加工品,尤其臺灣的鳳梨酥更是世界知名的臺灣伴手禮。但很少人還記得臺灣早年是世界上鳳梨罐頭重要的產地之一,外銷量也曾經是世界第一。但後來鳳梨罐頭產業外移,現在鳳梨罐頭產業建築也只剩下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我們希望在這裡可以呈現臺灣鳳梨與鳳梨罐頭的種種,讓大家可以看到那一段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因此我們取名為臺灣鳳梨工場。

臺灣鳳梨工場有三棟建築物,分別有不同的用途。第一棟建築是一個i center,因為臺灣鳳梨工場的位置於九曲堂車站很近,我們希望他做為遊客來到大樹的旅遊資訊中心,裡面有大樹文史的介紹與旅遊資訊。第二棟建築是鳳梨產業館,主要介紹臺灣鳳梨罐頭的產業發展史,另外還有臺灣鳳梨的品種演變與鳳梨罐頭的介紹,尤其我們還收集了五十多張自日治時期以來臺灣的鳳梨罐頭標籤。第三棟建築是用來販售鳳梨相關產品,希望大家可以來此品嘗鳳梨食品與購買鳳梨相關文創商品。

基於臺灣鳳梨工場的位置與展示內容,能扮演二個角色,第一,大樹的文化資產密度相當高,也有著相當多的人文與產業特色,期待臺灣鳳梨工場能成為大樹文化旅遊觀光的起點,從這裡出發遊賞大樹的特色。第二,這裡成為臺灣鳳梨產業的亮點,尤其大樹是臺灣鳳梨重要的產地,更早在近百年前就有21家鳳梨罐頭工廠,相當具有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