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2

文字的流變-當代審美的再現


我們日常使用的文字是當今世上最古老的文字系統之一,從原始人類使用結繩、圖騰、刻劃的等方法來輔助記事,慢慢從圖像簡化與語言的對應,產生可供訊息記錄與傳播的文字系統,隨著文明的演變,文字不僅成為溝通的工具,更是具有豐厚文化底藴的象徵符號與承載記憶與情感的魅力造形。

讓你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文字,卻能透過設計與創意轉化成為深具吸引力的內容,這是舉辦了三屆的好漢玩字節帶來的感動。文字本來在不同的時代就有因應當時社會狀態與意識的轉變,數位化的時代,文字在新世代族群的眼中,成為一種更為簡化快速傳播的趣味造形,不管是已經出現多年的網路火星文字,或是在行動裝置大量蔓延使用的低頭族中,文字的構造在融新匯舊的流變中,產生了新的可能性,當然也帶來許多人對於年輕世代因為打字帶來音同意異的焦慮。隨著文字在當代跟時尚、空間裝置、科技藝術、視覺創意、設計與消費的跨域激盪,一方面在跟背後深厚的文化意涵與人文肌理交互作用,另一方面透過多層次與多角度來凝視當代文字的各種可能性,除了書寫,還可以碰觸與遊戲,這可能也成為這個時代文字的共同記憶,為文字展現更多樣化的面貌,也從一般文字審美的概念中解放,帶來更多元的指涉與意涵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