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9

台灣的藝想城市-高雄

2008年,筆者與一群台灣設計界的朋友發起,在位處南台灣的高雄市主辦第一屆的高雄設計節。在發起這樣的城市創意活動時,很高興的與英國文化協會、onedotzero合作Re-Imagining the City藝想城市計畫,成為該計畫在亞洲的合作夥伴之一。從南方出發,我們來聊聊關於台灣的城市創意。

一、台灣南方-創意沃土

如果紐約是展示櫥窗,加州就是培養創意工作者的沃土。

許多人問為何台灣第一個以城市發起的國際設計節發生在高雄,而不是在台北?我嘗試以國際上一些主要國家對於創意設計產業的發展架構,提出這樣的看法。

君不見美國最重要的電影產業是在加州,許多藝術家與創意工作者也都在加州進行創作;法國的巴黎有其迷人的性格,但講到坎城影展、里昂藝術節更是聞名全球;義大利是時尚設計的代名詞,但卻不是發生在羅馬,而是一個小小的米蘭成為全球的創意設計之都;2008年利物浦被設定為歐洲的文化首都,在英國它只是第三城市,但是風靡全世界的披頭四樂團即出自利物浦,而近年來的足球文化,讓整個城市瀰漫著英格蘭足球迷的瘋狂和驕傲。鄰近的韓國是典型的亞洲國家,總體資源幾乎集中在首爾,但卻能透過斧山影展建立城市的自信與獨特性...看東京京都、首爾釜山間的分工對應結構,將台灣南部發展原創、北部與之輸出的關係建立起來,或許可以是台灣發展軟力量的思惟。

未來國際上是城市跟城市的競爭,城市跟人才之間的關係密切,城市培養人才,人才造就城市。城市一方面扮演了跟其他區域的連結關係,另一方面透過當地人才的專業優勢,創造城市的優勢價值。事實上過去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在爭第一,慢慢的則是省思到城市特色才是最重要的,如何透過軟性思惟創造差異化的城市品牌,城市則提供人才具有發展潛力的舞台。

台灣南方生活步調舒緩、場域寬闊,這種舒緩的空間,正是培養想像力的極佳環境,加上南方的開拓性與實驗性,過去台灣以製造為主的產業條件下,依然從南方開啟許多影響深遠的創意事件,從墾丁的春天吶喊帶動樂團時代,影響到後來的海洋音樂祭、電影練習曲中由高雄出發的單車環島帶動全台的單車樂活風潮、海角七號顯現南台灣的草根性與創造性進而引發新一波的觀影浪潮、加上大多的自創品牌集中在南方,軟性人才培育的創意設計科系密度高、更遑論南方本身就是台灣文化發展之重鎮...,南方緩慢的呼吸節奏和陽光,是真正能醞釀創意的養分。大部分的首都,都是移民結構的住民,經濟活動最頻繁當然是很大的原因,首都台北毋庸置疑,一直是政治、商業與媒體的櫥窗,但文化的原創性比較起來南方就自信許多;創意本來就是在無壓力的狀態下攤開才有它的呼吸,才能天馬行空,才能熱情奔放,南部的節奏相對緩,對人文發展來說,少了商業政治生存等壓力,天馬行空的可能性也相對開闊。作為台灣唯二的直轄市,南方最大的城市-高雄市,本身在硬體環境上自是最佳的平台,只是如何透過更多的軟性思惟,以南方的本質出發創造專業價值優勢,並扮演跟亞洲其他國家的創意連結,讓高雄市成為創意輸出以及跟國際接軌的窗口,再加上發展文創其實是需要更多民眾的參與,這些都是當初在策辦高雄設計節時,很重要的思考環節。

二、大眾參與共同書寫創意城市

我們總是習慣把閱讀城市這件事,交給藝術家、作家與詩人,他們利用細膩、獨特而敏銳的感知,描述他們眼中的城市與符號象徵。其實城市的故事是諸多條件下產生的,城市的記憶、活動、文化內涵更是需要大眾的參與,居住在城市中的一員,並不單純是個被動的讀者,而是整個空間文本的個別作者,書寫屬於城市的集體經驗。

城市設計符號系統,像是政府與企業的辦公處、商業空間、交通道路設計、美學、文化與歷史意涵,這些符號系統運作的過程,以及這些符碼背後的文化與社會意識的集合,形塑我們對城市的印象與生活的觀察,在這個空間的居民,都是共同書寫與閱讀這些符號的角色,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在空間中活動,有為了生活所需要的工作,也有社交與各種文化活動的需求,時時刻刻都在成就這個城市的空間書寫與閱讀,書寫的是自己與整個城市的互動,閱讀的是自己在所有互動過程中所親自描繪的城市空間文本故事。

紛雜多面是屬於城市的特質,不同的城市也都有不同的故事,故事不一定都是美麗的,也可能是醜陋、悲慘、痛苦的,符號意義也有其多義性,閱讀這些符號意義並非是單向的,而是一種動態的解讀,不同的文化活動正好讓我們親近與品味城市的這些故事。城市的符號系統會因不同的使用者而呈現不同的面貌,在城市空間中,未必人人處在相等的地位,也造成不同的感知與認同。為了很多的理由,城市設計者架構出空間使用的概念,想要形塑出城市的集體認同,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硬體的建設,以為弄個超大型建築物,城市居民就會覺得很了不起,但別忘了一個城市的驕傲,除了硬體,軟體的部份也是不可或缺。

空間與硬體建設經常被當成閱讀城市符號的主體,但隱於實體下是一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空間,也承載著城市歷史的過去與現在。城市是經過刻意設計規畫的空間,種種的限制與規範服務於某些功能與意義,各種建築物填塞在空間當中,高大壯美的硬體成為顯著的、易於辨認的符號表象,如同我們介紹巴黎,少不了介紹艾菲爾鐵塔與凱旋門,但不能忽略的,巴黎也是時尚、藝術、人文之都,我們會想到這裡購買LV的精品、看服裝秀、香水、葡萄酒、美食,情人與浪漫,還有在咖啡館內想像知識份子的辯論及醞釀思潮,人文薈萃與各種想像的交流激盪,形成我們對於巴黎這個城市的想像符號。

也因此2008年的高雄設計節Kaohsiung Design Festival(KDF08)與藝想城市計畫合作,並持續在2009年,以及在將來持續的辦理,引進更多國際的、專業的、在地的、年輕的創意設計內容,更重要的是,透過藝術家與民眾的集體參與,創造一個關於高雄-美與創意的城市的共同書寫與閱讀。

【火腿展覽 】高雄金工精緻新時尚- 9月28日~10月17日 , 2010


「高雄金工精緻新時尚」展覽以在地工藝文化再造並整合鄰近工藝&設計師資源為中心思想,希望首要從城市文化意象著手,成立專案文創計畫,建立工藝家與在地社區學校串聯之機制,將城市意象商品化。在地意象精神為本之形塑,能引導出改變環境的能量,因為透過思考「在地之文化價值」、「藝術與在地之關係」,可以清楚探索自我與生活環境樣貌。首先在東方設計學院流行商品設計系學生協助下,進行了大高雄意象調查,並由高雄工藝家與設計師合作,利用在地素材(廢五金)、鋁合金、銅、銀合金並與木材、天然樹漆工藝結合,創作出獨具風格的限量伴手禮及量產化文創商品,增加了媒材跨領域結合績效。

「高雄金工精緻新時尚」展覽重新定位金屬工藝創作,打造具有在地意象之金工複合商品- 瑰麗高雄、繽紛高雄、我愛高雄、環保台灣、85系列與開啟新的一頁等六大系列;期有效提升金屬工藝創作之文化面象價值,並喚起民眾對人文與土地的熱情,燃起高雄人對自身城市的認同。

展覽地點:高雄火腿設計師藝廊 http://www.hamgallery.com.tw/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681號2樓 .,週二到週日Pm 14:00~ Pm 22:00

金屬工藝推廣課程:
2010.10.09 (六)
課程: 錫金屬鑄造實作營
講師: 林妙慈.三丰金屬漆藝工作室
時間: PM 2:00~5:00

2010.10.10 (日)
課程: 銅金屬腐蝕體驗營
講師: 陳慶輝.三丰金屬漆藝工作室
時間: PM 2:00~5:00

報名專線: 07-3231662

更多資訊
http://www.hamgallery.com.tw/2010/09/9281017-2010.html

2010/09/22

2010高雄設計節 設計能系列講座4

09/24(五)20:00-21:00
夢時代店3F書區舞台
設計能!設計無限可能!突破限制邊界,改變慣性的不可能;設計能!設計能量無限!加注創作能量與創意思維,設計能量無邊無量!KDF今年邁入第三年,鼓勵更多設計達人與新銳在這座城市裡進行創作,這次匯集了設計的元素,表現設計的無限可能性,企圖傳達設計為我們的生活所帶來的無限可能。
主講:尹立(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理事長))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

2010/09/15

原創前端的高雄設計節

原創性的內容策展一直是策辦高雄設計節(Kaohsiung Design Festival,簡稱KDF)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步入第三年的高雄設計節,從每年主展覽的概念可以發現,透過不同深入議題的討論,企圖超越一般人對於設計的交易價值,而能提出許多精彩而深刻的議題。

2008KDF主展覽「RE-IMAGING THE CITY藝想城市」是難得與國際一流創意、設計團隊開發與交流的活動,由英國文化協會引進倫敦的D-Fuse多媒體設計創意團隊,及舉辦全球動態影像展享譽於世的onedotzero(壹點零)專業團隊,與高雄本土藝術家共同合作,花5天時間,使用攝影機、錄音機觀察,並捕捉高雄市在地圖像、影音、人文、風貌等不同面向,並於軟體科技園區辦理「設計愛趴」,這個以設計、視覺、創意為賣點的主題派對中,D-Fuse率領國際知名DJ+VJ大軍壓陣,即時展演獨特鮮活的高雄印象。

2009KDF主展覽由新加坡國際策展團隊Black Design所規劃的Utterubbish, a collection of UseLess Ideas展,是以全新展覽概念來詮釋資源與創意的能量;展覽以UseLess為概念,為KDF策動世界各地的設計師一同來結構,如何為地球善盡一份心力,強調設計該如何為個人、社會及整個地球的永續未來創造出價值和新經濟動力,結合環境和前衛設計概念的展覽,邀集國際頂尖設計師的構想與作品,涵蓋了藝術、時尚、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建築、出版、廣告、攝影、網站等不同面向,以「永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為主題,強調設計要能創造出價值;讓讀者認識到為了創造一個永續的未來,設計所扮演的角色與發展方向。

除了主展覽外,學生的潛質一直是設計節重視的一環,因應擴大並給與學生展更多資源,今年高雄設計節也別針對學生展部份在五月份舉辦青春設計節,另外像是以城市就是藝廊的概念所策辦的創意逛大街,更是新銳創作者最佳的表演舞台。連續兩年主展覽藉由國際策展人的協助,來進行更多創意設計的交流與學習,今年的高雄設計節還是規劃多項創意內容,以「Design Possible」為主題,中文翻成「設計能」其實隱含兩種用意,一是透過創作力量與創意思維,以內容策展為核心,揭示設計的無限可能,另外能夠充分展現創意的強大能量!

2010KDF由高雄市政府以及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Designers Association of TAIWAN)發起、規劃、設計,為提升台灣設計價值、推廣全民美學、促進台灣與國際設計應用交流;集展覽、講座、創意活動,為期2個月的年度大型設計活動!10月15日起至11月28日止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主展場)舉行,並於高雄市多個場域等地點配合展出。活動主題包括:設計能大秀(Design Possible同名大展)、設計能大匯(主題策展)、設計能大鳴(設計師講座)、設計能大視(設計影展)、設計能大街(創意逛大街)、設計能大賣(設計師商品展售)...等精采內容。

從主視覺的設計中就可以看出本次策畫的企圖心,以「Design Possible」作為設計發想,借以討論設計的可能與能量,以想像框作為視覺的主軸,更是希望大家對於生活有更多的創意想像,遨遊在設計的天空中。同名主展覽由國內的基礎創意團隊策展,展出內容並不是個單向主觀地灌輸參觀者理念的展覽,我們希望拋出各種不同的可能性,讓參觀者思考他們的答案或可能性:Needs or Wants?需要或想要?Thinking or Things?想法或物品?Quality or Quantity?品質或數量?Communication or Transmission?溝通或傳播?Diversity or Unity?多元或一致?這些議題的拋出,就是希望觀賞者可用更多不同思維來想像「設計能」。

在設計能大匯中,有兩個有趣的主題展:「MAN & GOD人與神國際視覺藝術展」以及「POST: Taiwan Design in Pop Culture設計展」

「Man&God」人與神的主題旨在不同的事實及各種文化間,透過視覺及意念的創造,表達人和神之間的關係,它再次彰顯了古老的問題在一些神所存在的重要時刻的新方向。

「Man& God」人與神第一次出現在2003年四月Kuala Lumpur(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同名書籍及海報展,「Man&God」人與神已經在馬來西亞檳城,新加坡,紐約,德國海德堡展出,隨著世界性的展出旅程,展覽的範圍也超越書籍及海報設計,現在并包含了行動藝術、平面藝術、裝置藝術及表演藝術。

過去,耳朵操縱大腦,我們聽著四面八方的高談闊論,也聽收音機,藉由聽覺來感知這個世界,現在,卻是眼睛操縱大腦,日新月異的資訊令人目不暇給,多姿多彩的感官刺激更是麻木我們大腦的神經,「Man&God」人與神以嶄新而貼心的手法面向觀眾,探討基本問題諸如生命的意義,神之定位等,上個世紀是在時局太平和經濟繁榮的粉飾之下落幕的,當時大家都為豐厚的收入足以解決任何問題,焉知道,才踏進這個新的世代,我們就在一聲巨響中驚醒,世貿的倒塌非但顛覆現有的商業結構,也使得資本主義面對夢醒時分。原來,再大的財團也挽救不了沉淪的靈魂。

那麼,我們還有靈魂嗎?這就是「Man&God」人與神所要探討的問題,在這一場精彩的眼睛與大腦的對話中,我們希望對觀眾有所啟發。透過這個展出,我們希望讓大眾停下來思考一些非常基本的問題,例如"人生的目的?"或"有神嗎?"並且將來自於不同的設計師及藝術家所提供關於人與神的多元化想法分享給大眾。

「POST: Taiwan Design in Pop Culture」做為主題。帶領著一群舉凡流行音樂、數位娛樂、產品包裝、視覺設計、時尚潮流等多面向的頂尖設計師及其作品參展。讓如此具有台灣味的設計美學文化躍上國際舞台,並藉此發掘台灣流行設計文化更多、更廣闊的可能性。

透過獨特的地理位置與環境養分,台灣早已融合、撞擊出一種獨有拼貼式的台灣原創風格。以大眾傳播為媒介,經由電視、出版品的傳播與擴張,台灣流行文化(或稱大眾文化/通俗文化)除了原汁原味呈現出台灣價值與樣貌外,其內涵同時也深深影響著全球華人市場。然而,在觀察這些流行文化背後所透露的,不只流行文化精神,更是台灣藝術家因環境的內化、所創造出的設計美學。

還有更多的展演與活動講座,這次高達兩個月的展出,2010KDF也提出更多豐厚的內容,在城市中呼吸創意從沒有如此容易過。

2010/09/14

首獎百萬之建國一百年吉祥物徵選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連續六年在角色設計競賽方面的深耕,並為了歡慶建國一百年的議題策劃承辦了"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吉祥物設計徵選",將以高額獎金邀請全球各界設計好手及新一代的年輕設計新銳一同來參加競圖,以徵選出最具創意及代表性的吉祥物。

為吸引到全球多樣性且具高度創意,並足以代表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的吉祥物,本次徵選活動首獎奬金高達新台幣100萬元!

本次「一百年一次的百萬代言推手」吉祥物設計徵選活動,即日起至99年11月19日止,詳細徵選活動簡章請見活動網站下載相關資料

http://100.cca.gov.tw/mdc/c_index.htm

2010/09/10

2010高雄設計節前導講座

高雄設計節即將在10月1日開始,九月份安排四位設計師,針對相關議題演講與討論,請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20:00-21:00誠品書店夢時代店書區舞台

09/03 王信智-生活美學作家
09/10 陳秉良-遊戲橘子品牌中心創意總監
09/17 張嘉倫-基礎創意設計總監
09/24 尹立-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理事長

2010/09/01

【火腿週末派】:打ㄉㄚ狗ㄍㄠˋ 看電影

俗語說:打狗看主人,我們說:打ㄉㄚ狗ㄍㄠˋ看電影
呈現新世代觀點的八部劇情短片
家庭親情、青春愛戀、城市狂想、音樂公路、性別認同、新移民...
北台灣電影科系的創作新人
要來傾聽南方的迴響,感受不同地景與跨領域的思維

期待有一天,他們拍片的身影
也會在高雄的某個角落出現!!

日期: 2010/09/03(Fri.)、2010/09/04(Sat.)
入場門票:單日場/150元
地點:高雄火腿設計師藝廊3樓
時間:PM6:00 ~ PM9:30 電影放映 / 映後座談

相關資訊
http://www.hamgallery.com.tw/2010/08/blog-post_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