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7

【轉貼】發展文創業》政府砸錢 業界籲先扎根

前幾天聯合報記者問我一些問題,我講了一大堆,記者也濃縮了一些看法,我基本想法就是要讓環境變得更好,而不是僅在一些量化數字上著墨...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09.05.15

行政院昨天通過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將輔助兩岸合拍電影、達到每年十部合拍片的目標,知名台灣製片葉如芬表示「樂見其成」,但也質疑「大陸願意配合嗎?」

葉如芬曾參與製作「赤壁」等多部電影,對兩岸環境相當熟悉。她表示,電影要在大陸上演,劇本必須送審、等批文、拍完還要再送審;電影內容、對白都必須符合大陸官方標準,甚至連能不能說台語都是問號。

她提醒政府,即使達成兩岸每年合拍十部電影的標準,會不會淪為只能在台灣上映?她期待大陸廣電處也能釋出善意。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理事長尹立,贊同政府投注資金支持設計產業、舉辦世界設計大會等政策,但也擔心這只是「畫大餅」。

對於方案中提出五年內達到「獲國際四大設計獎項達八百件以上」,尹立更直指這種目標是「量化的迷思」。

尹立說,台灣每年獲國際知名設計大獎iF、Red Dot的獎項數量之多,世界屬一屬二,「但台灣被認為是設計大國嗎?」這些漂亮的數字淪為政績的背書。

尹立認為,台灣設計產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市場、消費者;也嚴重缺乏推動設計師走向國外的策展人,以至於空有優秀的設計師,卻無法打團隊戰進攻國際舞台。多年來政府傾向砸大錢、辦活動等「有數據」的政策,卻無法從產業的深層結構著手。

對於政府將從國發基金中撥出兩百億成立創投,專注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台灣文創基金會董事長王榮文認為這是「當務之急」。他建議,創投基金應分兩種,間接投資由政府成立組織自己找案子,直接投資則鼓勵民間公司遞案申請經費,兩者缺一不可。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其實很多政策的本意是不錯的,但是否可以如規劃之初的結果,就不一定囉;但如果又被有心人刻意炒作,到最後又是個變了調的結局,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