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4

細嚐工藝 感受幸福


「文化創意」是美學經濟的源頭,我們身處在一個需要創意的年代,「創意」將會是國家競爭力一個重大的指標。不過,光有創意不夠,好的創意需要強而有深度的文化內涵來支撐並相互激盪火花。身為文化最高機構,文建會視文化創意產業為重要政策,特別以每季不同的文化主題在華山創意園區辦理一系列的藝文展演活動,期盼藉由「華山季節風」活動推動藝術生活,提升國人涵養文化美學的能力。

「華山季節風」顧名思義由春、夏、秋、冬四個不同節令舉辦藝術文化活動,包括「流行視覺季」、「創新工藝季」、「服飾風潮季」和「居家美學季」,藉由此活動帶給台灣大眾全面藝術的一年。整個活動涵蓋『談.展.售.樂.講.論』等六大構面,也就是設計師策展、設計師生活美學示範、設計師同樂會、文化創意商品特賣會、文化創意演講及論壇等活動,精采呈現臺灣豐富多元的文化創意產業內涵。希望藉由這次「華山季節風」讓藝術更普及更生活也更好玩;也希望能讓華山成為國內發揮創意氛圍的重要場域,並展現出跨界藝術與生活美學的全新風格。

第一季「流行視覺季」已熱鬧閉幕,「華山季節風」第二季「創新工藝季」將於三月底盛大豋場。台灣工藝品的創作力不容小看,「創新工藝季」展覽策展人楊承峰認為,台灣在經濟成長後,國人開始追求生活的質感。為此,代表台灣在地文化的工藝活動,不論是地方工藝、社區產業,或是工業化產品,只要能加入美學成份,用美學所創新的形象、感知的方式、內容,來提升產品價值,工藝與美學便能一加一大於二,捉住美學經濟的精髓,開展工藝美學經濟商機。從這幾年台灣地區部分產業的深度化與美學化,顯示台灣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國際美學展現舞台。隨著政府部門對於文化關懷與創意產業的重視,美感教育、工藝傳承與人文價值的重要性開始在台灣引起話題與迴響,台灣工藝文化近年來高頻率地在各地透過展覽來呈現新風貌,整體社區營造工程也激發出社區創意產業在地文化創造力,已經把生活工藝與美學經濟結合,「美學」二字,看似深奧,其實是可以貫穿在平民百姓的周遭,從生活中來實踐的!

「創新工藝季」分為藝術家創作展與名人展兩個部份,創作展的部分包括有:策展人楊承峰的炫光金波漆藝、陳慶輝的結構創意商品、吳雪瑛的纖維時尚飾物、李承溈的創新皮革工藝、林清雲的科技文創產品、林靜媚的柔情花布裝置、洪暄皓的酷型潮流皮件、游琇雰的綺麗珠寶幻影、劉冠伶的金工果樹銀花以及劉芃昀的生活琺瑯工藝。工藝家們以金工、纖維、皮革、漆藝、琺瑯等不同屬性工藝材質互相跨界媒合,創作出許多令人驚豔的時尚作品,內容包含皮件、珠寶、茶具、燈飾、餐具、漆器等,將完整呈現台灣的工藝藝術面貌。另外,此展覽不僅集結了十大不同領域的工藝家的藝術品,「收藏幸福」名人展部份也十分精采可期,十大領域的名人將拿出自己收藏多年的工藝品,包括:知名跨領域創作藝術家也就是清庭創辦人石大宇、八方新氣創意總監王俠軍、知名導演(編劇、作家)吳念真、年代電視台主播/「藝饗年代」主持人田燕呢…等等。這些收藏不僅僅是藝術品也帶給他們無可比擬的「幸福」感!「創新工藝季」將提供大眾一個細細「品嚐」藝術的機會,透過視覺、觸覺也透過「心」來品嚐工藝品的幸福滋味,期盼一個生活工藝跟美學經濟的新接點。

「創新工藝季」展演,除了創新工藝創作展與名人幸福收藏品展覽之外,同時設置了台灣工藝家的精品典藏區,透過品牌模式完整呈現各具風格特色的工藝精品,並邀請工藝家現場與民眾對談分享創作歷程,在相互的交流中,看見藝術的身影、美學的召喚及其彰顯出的經濟效益,落實藝文品味於大眾生活之中。另外,3月29號當天也將邀請文化創意產業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透過專題演講深入探討台灣工藝藝術的內涵以及如何將文化創意與時尚做完美結合,期望走出台灣,邁向國際!不同的思維火花,必能拓展台灣設計視野,開啟無限想像創意大門。(展覽時間:3/28~4/12 am11:00 ~pm18:00地點:華山創意園區東3館 全程免費參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