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設計界朋友 您好
即日起歡迎免費加入設計產業供需營運網「創意雅設王」的行列!
加入設計產業供需營運網「創意雅設王」您即可享有以下功能:
1. 在您的設計公司您可建置設計公司作品
2. 每筆設計師作品線上聯絡,不怕 Mail 漏接
3. 可編輯線上名片,讓徵求設計區會員方便聯繫!
創意雅設王
http://www.design.net.tw/
註冊請由此:
http://www.design.net.tw/html/register.asp
若有任何使用上或其它問題,請來信或電話洽詢。
--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
周姿利 / 楊雅雯
台南市民族路二段22號2樓
06-2295224分機222
maryjane@designer.org.tw
ashin@designer.org.tw
2008/11/12
【火腿展覽 】考伯 做些事!個展
展覽地點 : 火腿設計師藝廊
台南市民族路二段二十二號二樓 / 火腿怎麼走
展覽日期 : 2008-11-15 (六)~2008-12-07(日) (每週三休館)
開幕日期 : 2008-11-15 (六)
中文:王宗欣
經歷簡介:

台南市民族路二段二十二號二樓 / 火腿怎麼走
展覽日期 : 2008-11-15 (六)~2008-12-07(日) (每週三休館)
開幕日期 : 2008-11-15 (六)
英文:Cowper Wang
email : cowperwang@gmail.com
經歷簡介:
華梵大學美術系畢業
1998明日工作室動畫連載(黃金人形1~38集)
2004成立cowper design網路互動設計工作室
2007網路金手指 教育類 金獎
2007網路金手指 廣告類 銅獎
2008 成立dosomething studio多媒體創作團隊
展覽主題:
中文:做些事!
英文:do something!
情色、戲謔、破壞道德的主題,
忠實的把觀察的人事物透過惡趣味的實驗的手法表現出來,
沒有特別的目的,只是想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do something~

中文:做些事!
英文:do something!
情色、戲謔、破壞道德的主題,
忠實的把觀察的人事物透過惡趣味的實驗的手法表現出來,
沒有特別的目的,只是想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do something~

2008/11/05
眼睛的構造2─視網膜
視網膜是視覺處理的樞紐與接收視覺刺激的第一站,光線在視網膜轉換成神經衝動與訊號,它同時也是人類視覺中最為複雜與精密的部份。
視網膜由外而內包含了五層細胞:

圖5.視網膜細胞層
>>感受細胞,或稱為接收器(receptor, 包括 rod and cone)
>>水平細胞(horizontal cell):將感受細胞接受的訊號以水平方向傳到雙極細胞。
>>雙極細胞(bipolar cell):將感受細胞傳來的訊號,直接或間接的先經由水平細胞,再傳到無軸突細胞與節細胞。
>>無軸突細胞(amacrine cell):部分訊號間接由雙極細胞的樹突,先傳到無軸突細胞,再傳遞到節細胞的樹突。
>>節細胞(ganglion cell):將訊號藉由視神經傳遞到大腦。
感光細胞接受光能,立即產生光化學反應,藉著漂白的動作(bleaching),將色素(pigment)分子轉換成不同形式,這些動作會在神經細胞中發 出各種訊號。光線進入到視網膜之後,整個傳遞的處理流程有點怪異:光線先透過前面的幾層細胞,到達接收器,然後再傳遞至視神經(optic nerve)。

圖6.光線在視網膜傳遞路徑gif動畫,需由瀏覽器上觀看
視網膜的接收器(感光細胞層)可以分成兩種,分別是桿狀細胞(又稱為桿體)以及錐狀細胞(又稱為錐體),兩者感光細胞在功能上有著相當大的差異:
>>桿體(rods)─含有外端具感光性的光化學物質:視紫素(rhodopsin),能夠在低亮度的環境反應明暗的訊號,提供類似單色的「黑白」視覺,解析力遠比錐體低劣。
>>錐體(cones)─含有三種對於紅、綠、藍感光的不同色素,分別對不同波長的光最敏感:short-wavelength pigment對波長419nm的光最敏感;medium-wavelength pigment對波長531nm的光最敏感;long-wavelength pigment對波長558nm的光最敏感。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我們從比較光亮的場景,進入到比較暗的環境,例如我們到進入電影院時,ㄧ開始會覺得很黑,但隨著時間,我們會慢慢調適逐漸看得清楚黑暗中影像,這稱為黑暗適應 (dark adaptation),而整個生理機制是如何運作?
在亮光下,我們的視覺系統由cones負責;在黑暗中,我們的視覺系統由rods負責。由於剛開始在比較亮的環境,所以由cones負責,進入到比較暗的 環境後,就慢慢交由rods接手。而這個生理特性也造成Purkinje Shift現象,也就是亮適應時一樣亮的紅花與藍花,暗適應後看起來藍花比紅花亮,主要由於cones與rods對不同波長的光敏感度不同,所以產生這個 現象。
視網膜的感受細胞每ㄧ隻眼睛大概一億三千萬個,其中桿體(rods)佔大部分,約為95%,而錐體(cones)只佔5%,但是錐體卻分布的相當集中,高 度聚集於眼睛視軸的中央區域。視網膜中央有一個範圍相當小的區域稱為黃斑(macula),這裡的視覺特別的敏銳與精確,黃斑中央直徑約0.4mm的區 域,稱為小窩(fovea),小窩幾乎沒有桿體的存在。
圖片來源:
http://www.catalase.com/retina.htm
http://www.yorku.ca/eye/
視網膜由外而內包含了五層細胞:

圖5.視網膜細胞層
>>感受細胞,或稱為接收器(receptor, 包括 rod and cone)
>>水平細胞(horizontal cell):將感受細胞接受的訊號以水平方向傳到雙極細胞。
>>雙極細胞(bipolar cell):將感受細胞傳來的訊號,直接或間接的先經由水平細胞,再傳到無軸突細胞與節細胞。
>>無軸突細胞(amacrine cell):部分訊號間接由雙極細胞的樹突,先傳到無軸突細胞,再傳遞到節細胞的樹突。
>>節細胞(ganglion cell):將訊號藉由視神經傳遞到大腦。
感光細胞接受光能,立即產生光化學反應,藉著漂白的動作(bleaching),將色素(pigment)分子轉換成不同形式,這些動作會在神經細胞中發 出各種訊號。光線進入到視網膜之後,整個傳遞的處理流程有點怪異:光線先透過前面的幾層細胞,到達接收器,然後再傳遞至視神經(optic nerve)。

圖6.光線在視網膜傳遞路徑gif動畫,需由瀏覽器上觀看
視網膜的接收器(感光細胞層)可以分成兩種,分別是桿狀細胞(又稱為桿體)以及錐狀細胞(又稱為錐體),兩者感光細胞在功能上有著相當大的差異:
>>桿體(rods)─含有外端具感光性的光化學物質:視紫素(rhodopsin),能夠在低亮度的環境反應明暗的訊號,提供類似單色的「黑白」視覺,解析力遠比錐體低劣。
>>錐體(cones)─含有三種對於紅、綠、藍感光的不同色素,分別對不同波長的光最敏感:short-wavelength pigment對波長419nm的光最敏感;medium-wavelength pigment對波長531nm的光最敏感;long-wavelength pigment對波長558nm的光最敏感。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我們從比較光亮的場景,進入到比較暗的環境,例如我們到進入電影院時,ㄧ開始會覺得很黑,但隨著時間,我們會慢慢調適逐漸看得清楚黑暗中影像,這稱為黑暗適應 (dark adaptation),而整個生理機制是如何運作?
在亮光下,我們的視覺系統由cones負責;在黑暗中,我們的視覺系統由rods負責。由於剛開始在比較亮的環境,所以由cones負責,進入到比較暗的 環境後,就慢慢交由rods接手。而這個生理特性也造成Purkinje Shift現象,也就是亮適應時一樣亮的紅花與藍花,暗適應後看起來藍花比紅花亮,主要由於cones與rods對不同波長的光敏感度不同,所以產生這個 現象。
視網膜的感受細胞每ㄧ隻眼睛大概一億三千萬個,其中桿體(rods)佔大部分,約為95%,而錐體(cones)只佔5%,但是錐體卻分布的相當集中,高 度聚集於眼睛視軸的中央區域。視網膜中央有一個範圍相當小的區域稱為黃斑(macula),這裡的視覺特別的敏銳與精確,黃斑中央直徑約0.4mm的區 域,稱為小窩(fovea),小窩幾乎沒有桿體的存在。
圖片來源:
http://www.catalase.com/retina.htm
http://www.yorku.ca/eye/
眼睛的構造1─主要視覺器官
我們一開始先從眼睛的生理構造談起。人類的眼睛是一套十分精密的知覺系統,經過一連串複雜的過程,讓我們可以「看見」,但我們也必須知道,「知覺」不單只 是倚賴外在環境上的刺激,觀看的器官(眼睛)本身,有其生物特性,外在環境有著各式各樣的視覺刺激,但是我們的視覺系統會過濾掉很多訊息,僅能接收到部份 資訊,而我們也依賴這些資訊,來推論外在的世界。
人類的眼睛跟照相機的構造有點類似,都有負責成像的光學組件,可見光(visible light)或是物體反射可見光進入人的眼睛,光線由角膜(cornea)的折射→穿透內部的水樣液(aqueous humor)→調整光量的虹膜(Iris)與瞳孔(pupil)→透過負責調節功能的水晶體(lens)→再匯聚穿透大片的玻璃體液(vitreous humor)→落入視網膜(retina)上,我們的凝視點落於視網膜上的中央小窩(fovea)及其附近區域。

圖1.眼球構造示意圖
我們將以上所談到的名詞,做個簡單的解釋:
>>可見光(visible light)─光線是視覺刺激的來源,但是人眼可以接收到的波長,約為400~700nm之間,稱為可見光。
>>角膜(cornea)─面積約為眼球六分之ㄧ,類似相機保護鏡作用,覆蓋在眼球前方提供透膜的保護膜。
>>水樣液(aqueous humor)─充塞於角膜與水晶體之間,99%為蛋白質、鹽分與水。
>>虹膜(Iris)與瞳孔(pupil)─肉眼有不隨意肌組成的虹膜(Iris),位於瞳孔(pupil)開口處,藉由肌肉收縮來 改變虹膜孔徑大小,ㄧ旦光線強度產生變化,虹膜會適時的調整瞳孔大小,所以虹膜與瞳孔的組合,類似相機光圈(aperture)的調節機制。

圖2.虹膜為圖片彩色的部分
>>水晶體(lens)─類似照相機的鏡頭,負責光學成像。此外,人類利用一組牽動水晶體的睫狀肌(ciliary muscles),以肌肉的收縮動作改變水晶體厚薄,形成類似相機調焦(focus)動作,變薄來看遠處,變厚來看清楚近距離的東西,生理上的機制則稱為 調適(accommodation)。

圖3.影像透過水晶體,成像在視網膜上,其實是一個上下顛倒的影像。
>>玻璃體液(vitreous humor)─在水晶體後方與視網膜之間,充塞一種膠狀物質,主要成分是水。
>>視網膜(retina)─光能到此轉換成神經衝動與訊號,是眼睛的「感光」部分。
其中有個蠻有趣的地方,稱之為盲點(blind spot),在視網膜離開眼睛視軸約20度的地方,這個區域的感光細胞異常稀少,所以無法感受到影像,但由於人類大腦有記憶與知覺的特質,會自動將不連續的訊號填補起來,形成我們認知上平順的視覺。
最後將整個眼睛構造相對位置,以簡圖標示如下:

圖4.眼睛構造簡圖
A. Cornea
B. Aqueous humor
C. Pupil
D. Iris
E. Lens
F. Vitreous humor
G. Retina
Optic disc(blind spot)
圖片來源:
http://www.yorku.ca/eye/
http://www.people.virginia.edu/~jyl8b/P ... cture.html
人類的眼睛跟照相機的構造有點類似,都有負責成像的光學組件,可見光(visible light)或是物體反射可見光進入人的眼睛,光線由角膜(cornea)的折射→穿透內部的水樣液(aqueous humor)→調整光量的虹膜(Iris)與瞳孔(pupil)→透過負責調節功能的水晶體(lens)→再匯聚穿透大片的玻璃體液(vitreous humor)→落入視網膜(retina)上,我們的凝視點落於視網膜上的中央小窩(fovea)及其附近區域。

圖1.眼球構造示意圖
我們將以上所談到的名詞,做個簡單的解釋:
>>可見光(visible light)─光線是視覺刺激的來源,但是人眼可以接收到的波長,約為400~700nm之間,稱為可見光。
>>角膜(cornea)─面積約為眼球六分之ㄧ,類似相機保護鏡作用,覆蓋在眼球前方提供透膜的保護膜。
>>水樣液(aqueous humor)─充塞於角膜與水晶體之間,99%為蛋白質、鹽分與水。
>>虹膜(Iris)與瞳孔(pupil)─肉眼有不隨意肌組成的虹膜(Iris),位於瞳孔(pupil)開口處,藉由肌肉收縮來 改變虹膜孔徑大小,ㄧ旦光線強度產生變化,虹膜會適時的調整瞳孔大小,所以虹膜與瞳孔的組合,類似相機光圈(aperture)的調節機制。

圖2.虹膜為圖片彩色的部分
>>水晶體(lens)─類似照相機的鏡頭,負責光學成像。此外,人類利用一組牽動水晶體的睫狀肌(ciliary muscles),以肌肉的收縮動作改變水晶體厚薄,形成類似相機調焦(focus)動作,變薄來看遠處,變厚來看清楚近距離的東西,生理上的機制則稱為 調適(accommodation)。

圖3.影像透過水晶體,成像在視網膜上,其實是一個上下顛倒的影像。
>>玻璃體液(vitreous humor)─在水晶體後方與視網膜之間,充塞一種膠狀物質,主要成分是水。
>>視網膜(retina)─光能到此轉換成神經衝動與訊號,是眼睛的「感光」部分。
其中有個蠻有趣的地方,稱之為盲點(blind spot),在視網膜離開眼睛視軸約20度的地方,這個區域的感光細胞異常稀少,所以無法感受到影像,但由於人類大腦有記憶與知覺的特質,會自動將不連續的訊號填補起來,形成我們認知上平順的視覺。
最後將整個眼睛構造相對位置,以簡圖標示如下:

圖4.眼睛構造簡圖
A. Cornea
B. Aqueous humor
C. Pupil
D. Iris
E. Lens
F. Vitreous humor
G. Retina
Optic disc(blind spot)
圖片來源:
http://www.yorku.ca/eye/
http://www.people.virginia.edu/~jyl8b/P ... cture.htm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