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部片"海角七號"其實有蠻複雜的情緒...
還記得2007年的九月,突然接到許久沒連絡的東方老同學電話,說他現在幫一部國片工作,隨後寄給我一份故事大綱,因為他知道我在南部多所學校兼課,其中有一幕是在墾丁拍攝演唱會的場景,需要大量的臨時演員,當時開口跟我要了兩千人,當時的我想到國片的處境很困難,也就答應了幫他聯繫一些學校,發動學生到墾丁(最後大約近千人)。當時我就知道有中孝介、范逸臣(老實說,我很少聽流行音樂,不是很清楚他們是誰...^^")等人演出,所以我積極的鼓勵學生去參與,一方面覺得可以學習到電影拍攝的現場狀況,一方面就當成去看一場演唱會。
在後續幾天,其實我接到很多的責難,或許是學生們的認知有太大的差異,雖然我有說過是拍電影,所以不太可能跟真正的演唱會一樣,拍電影其實是件很累的事情,電影剪輯出來的幾分鐘畫面,其實是這些學生又跳、又累的過程,從大太陽底下開始調度,到黃昏、晚上不斷因為場面內容的需要去調整位置,把這群學生搞翻了,所以回來之後抱怨不斷,由於也策動一些學校過去,我還接到幾位系主任的抱怨,因為當臨時演員真的是很累的事情,包含連吃便當的問題也讓我無力招架。
當初的學生已經一個一個畢業,隨著電影的大賣,我其實很想了解他們現在的心情,是與有榮焉的參與者,還是依然覺得當初是一個很瞎的過程?
後來也認識了其中一個演員馬念先,不過那時跟他聊天的時候,還不知道他海角七號的主要演員之一。電影一上映,我選了一個非假日去看,當時就覺得很不得了,不僅戲院開大廳,非假日還是有七、八成的滿座,我對整部片的節奏流暢性非常激賞,當然其中笑點不斷,演唱會場景的時候,看到底下一些熟悉的臉龐,整個戲院都在笑聲中渡過130分鐘,另外又夾雜著身為台南人的驕傲(導演小魏也是台南人),雖然我跟該部電影沒有任何實質的關係,隨著票房破億,看到國片充滿新的希望,在回頭去看看之前寫的文章“對於台灣電影的一些看法“(2004),又有不同的心境與感受。
海角七號官網有一段關於演唱會的幕後花序,大家可以看看當時拍片的情況...
http://cape7.pixnet.net/blog/post/20878707
3 則留言:
一個收集"海角七號的集體回憶"故事平台
創造台灣票房歷史的海角七號
你我有幸共同見證過!
一起來留下這份記憶,你我多是海角七號的角色之一喔!
http://www.timemory.com/cmem/12w81fdji/
謝謝您的默默參與貢獻
創造台灣的海角七號
-這部我生命中最喜愛、記憶最深刻的國片,
想到這麼多人在背後為這部電影付出, 就跟電影本身一樣能夠深深地趕動海外台灣人, 提醒她們台灣的人情味, 水牛精神. 我向您致意!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