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9

亞洲設計新生活系列講座

總是要踏上其他的土地,才發現我們之間的差異,設計除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成為跨出自我的一個方式;讓我們透過來自各界的眼睛,看見因為文化的種種不同,經過交融相互影響所呈現的美麗及感動。

圖騰樂團不唱歌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青木由香寫書的時候都在想些什麼?馬來西亞和台灣的設計又有什麼不同?設計的本質終歸是來自於生活,讓我們聽一聽這些不同的聲音,品味不同的趣味吧!

時間地點:
20:00-21:00
誠品書店台南店B1書區舞台(台南市長榮路一段181號)

10/05 (五) 設計來自於生活的感動/尹立(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理事長)

10/12 (五) 我的生活 我的設計/Suming(圖騰樂團主唱)

10/19 (五) 做一本書的情緒/青木由香(旅台日籍作家)

10/26 (五) 亞洲視覺行銷,全球迅速養成/沙奇(SVM品牌視覺行銷顧問/馬來西亞新纪元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
●協辦單位: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火腿設計師藝廊Ham gallery、大塊文化、彎的音樂

▓講師介紹

尹立 Aaron Yin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理事長、東方技術學院美術工藝系專任講師。畢業於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喜美食、好閱讀、嗜旅行,對於設計有高度的想像與熱情,也是一個積極推動設計活動的實踐者,在設計執行與設計教學領域穿梭,樂此不疲。

Suming
圖騰樂團是由4個原住民、1個漢人組成的,連續3年參加海洋音樂祭,直到前年,他們終於進入決賽,奪得海洋音樂大賞。他們把濃郁的鄉愁化為輕快歌曲,不論是都蘭來的、知本來的,還是大武山來的,最後,他們都在歌裡找到了家鄉。
Suming 身為圖騰樂團的感性主唱,今年二十九歲,明明是圖騰裡年紀最大的,卻背上母校都蘭國中帆布綠色書包,整個人青春有活力,多年前,他就幫齊秦的專輯寫過兩首主打歌了。念台藝大的他做過很多職業,除了唱歌,Suming喜歡部落的竹編、籐編,後來還開始學山地服,「很有意思,我願意學,這跟玩音樂一樣啊,音樂做好時,你會很有成就感。」在Suming身上看到了另一種典型,當眾人一直想往外跑,而Suming卻往裡面走,他很在意傳統的東西。
不唱歌的時候,除了在生活裡找靈感,來自原住民天生天養的樂天個性也造就了圖騰輕鬆快活的基調。


青木由香
寫過兩本有關於台灣人的書。
雖然掛著一個標準的東洋名姓,但骨子裏卻是個不太道地的日本人。她既不向人鞠躬行禮,也從不輕聲低語,說話時不但嗓門宏亮,而且常常搭配許多肢體動作,與我們一般所見或印象中的日本人大不相同,簡直是自由隨性到了極點。
自小習畫的她,在書中亦發揮了其才藝所長,從內文、插圖、攝影到編排製作通通是自己一人獨力包辦,不假他人之手,與譯者兩人共同完成了這本個性之作。療傷系的手繪插圖、小丸子式的內心OS,在Yuka(由香)的妙筆之下,台灣到處充滿著異想的色彩、氣味。一些我們平時習以為常,未曾留意的事物,在Yuka眼中,卻成了「奇怪ㄋㄟ」的新鮮來源;提供其創作發想的搞笑養分。

沙奇Sachi
來自馬來西亞,現為SVM品牌視覺行銷顧問,並擔任馬來西亞新纪元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豐富的視覺設計行銷實務,讓沙奇老師深覺視覺行銷在亞洲受重視需要從經濟圈談起,東南亞多元文化的養份組成將豐富視覺元素,主講內容將淺談大亞洲與東南亞緊密的視覺交流影響及互動。

2007/09/26

又到了無敵超忙時刻

雖然一直都很忙碌,但還忙的開心,也大多能抽出一絲絲的時間喘氣,度過了暑假,偷到兩天往司馬庫司的假期,也把幾個專案,像是綠色公仔設計比賽、M&G海報展,以及即將參與新加坡設計節的前置作業做了一些處理,誰知人算不如天算,開學之後又多了許多就業學程的課程,加上之前答應擔任一些比賽的評審、標案的評審、演講,以及許多有的沒有的活動又揹在身上,久久無法做最後完工的協會的長程發展計畫也卡住,我的天啊,請一天多給我24小時吧...^^"

2007/09/22

【火腿展覽 】李國弘:摔角王插畫展

【火腿展覽 】李國弘:摔角王插畫展

展覽時間:2007/09月29日到10月21日
Pm 13:00~Pm21:00 每週三公休日
地  址:台南市民族路2段22號2樓
http://www.hamgallery.com.tw/
開幕茶會:2007/09月29日 Pm 14:00





 摔角硬漢們把他們那看似笨重的身軀高高彈起、在空中飛身、
 旋轉時看到的世界與力量;
 在承受極致痛苦與肉身結束前,
 瞥見的瑰麗與驚異世界。
 德式後橋摔那靠著爆發性腰力、
 臂力與頸部的肌肉展現出來的完美在弧度,
 在空中畫出了充滿汗水的美麗人體彩虹...
 沿著圓心軸破空而出的延髓斬,
 演出剎那間讓人失去意識的三島式華麗終結...
 

 李國弘:
 2001年畢業設計(實踐空間設計系)
 最初概念中的一個插曲,
 整理出來一些議題以及和空間的關聯性,
 2006年初
 出版社編輯被我那一段青春熱血的回憶感動之後,
 決定把它變成一本書

2007/09/19

台灣設計發展?

台藝大一位霍教授的研究,訪談台灣相關設計協會理事長,我也提供一些意見與想法:

(一)請問貴會在與年輕設計師的互動方面所作的努力?

敝會成立至今進入第三年,入會人數近三百人,年齡層分佈在18-35歲之間,不管是成立年資或是會員組成,都是屬於設計界較為年輕的世代。設計師協會透過平台的建構,對內讓年輕設計師學習成長,所以光是2006年就與誠品書店、生產力中心、文筆集團等單位合作四十多場的設計講座,並舉辦國際workshop、競賽、展覽等活動,對外積極參與國際活動,或是引進國際展覽與會議,提升台灣設計師的國際能見度,也就是希望台灣的設計新銳與其作品可以在對的地方被看見。

(二)現階段台灣面臨整體經濟衰退,設計教育、設計協會、設計師應如何應對?

針對現階段台灣產業的發展與設計現狀觀點,簡述如下:

設計教育:
除基礎課程外,鼓勵學生冒險、體驗、挑戰,並展現國際接軌的企圖。

設計協會:
·讓土生土長的台灣設計師,建立國際觀
·過去單打獨鬥,透過組織串連來自全球的設計人脈資源及上下游整合資源
·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設計資訊
·在最對的狀況下讓設計師與作品被世界看到,讓設計師們知道未來進階管道在哪裡
·媒介製造商資源可以幫設計師量產創意
·成為能凝聚台灣設計力量與國際接軌的設計師交流平台

設計師:
不斷精進學習成長,並積極參與國際競賽、展覽、出版(商品)、或與知名品牌合作,讓自己可以有價值的被看見,建立自我品牌。

(三)對於平面設計師薪資偏低,有何改進良方?

先有好價值,才有好價格。設計師自我定位非常重要,沒有深刻的認知,並團結一致,自然造成市場價格混亂。設計師可以一年接幾千個案子,也可以一年接幾個有價值的案子,質與量自有市場機制來判定價格標準,雖說目前台灣對於設計行情還是漫無標準,但更多自覺的設計師所展現的能量,才是提升價格的基礎。也就說任何輔助機制的建立前提,先確認設計師的定位,媒介適合的資源,提升設計與設計師的價值,把核心問題解決,而非僅是透過短效的計畫提升價格。

(四)學校教育與社會就業有無落差?有何改進的建議?

雖說有很多人對於學校教育無法提供業界直接使用的人力而多所詬病,我覺得反而提供一個不同的思惟,除非我們今天清楚的定位學校就是職訓單位,否則企業自己本身就應該提供就業銜接的機制。只是過去中小企業的產業結構中,大多企業不願意提供足夠的資源來進行自己需要人員的教育訓練,而產生業界覺得學校出來學生沒辦法直接用,但這樣的聲音過多,我反而覺得憂心。

我對學校教育的概念還是提供學生一個成長過程中,鍛鍊學識,體驗生活的一個環境,大學生應該談戀愛、搞社團,當然多念些書,還要多冒些險,在沒有太大的社會壓力下,去感受青春的特權與單純的世界。我覺得除了一昧要求學校要生產可直接使用的人力資源,產業也需要深思自己的社會角色與責任。

(五)提昇台灣平面設計水準的最有效辦法?

我覺得相對來說,台灣的設計水平不差,甚至比香港與新加坡等華人世界還優秀。我知道我這樣說很多人會很訝異,自信的不足,感覺上香港與新加坡似乎比台灣好才對?我只能這樣說,台灣的年輕新銳收到多元文化衝擊,隨著工具的簡化,大家透過不同形式展現創作力,但是卻一直缺乏被看見的平台,我辦過多次設計競賽,從中都可以發覺到優異的作品,可是跟其他區域的設計師來說,台灣的設計師比較不懂得自我經營,也不懂的利用國際的平台讓自己被看見,國際的設計年鑑也鮮少見到台灣設計師的作品。

其實把目前的資源好好整合應用,努力的把有創造力的設計新銳推向國際,後續的學習者也可已有聚焦的目標方向,也能建立信心。

(六)如何更有效經營台灣的平面設計協會?

設計相關的協會在行政組織上都還不完整,沒有完整的儲備基金,沒有固定的行政人員,經常因為主事者的關係,大好大壞。所以我認為非營利組織還是須要建構自主財力,活動也必須是有策略的綿密運作,建立協會品牌,有價值的組織所辦理的活動,才會讓參與者也感受到價值而與有榮焉。

(七)政府應如何增加對於平面設計協會長期或專案補助?

我經常參與公務部門的相關會議,大家都在談類似問題,其實我的想法剛好相反,我只是想問政府對於設計產業的未來想像是什麼?如何讓台灣設計師走出國際,建立台灣設計的價值?只談補助就好像我們曾經有過汽車與電影產業的大量補助,這些產業如今何在?沒有完整的定位,沒有正確策略,只談計畫的執行與補助,對產業沒有幫助。

就本身經營協會組織來說,確實財政能力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我相信其他組織亦然,我們當然希望有更多資源給我們可以運作更好的活動出來,但我想前提還是能夠先建構願景,擬定總體發展策略,協會組織可以一同資源共享,提出計畫,在大戰略與共同目標下,建立設計界的生產鏈,形成真正產業結構,才能生生不息。

(八)電腦數位設計對於平面設計的衝擊及應對方法?

我受教育的年代其實還是手作的年代,電腦短期內席捲的產業,也改變了作業模式,但不變得還是創作的觀點與想法,一個大量閱讀、豐富生活體驗、充滿冒險精神的設計師,還是比電腦技術純熟的人來的有價值。我對電腦的時代來臨反而樂觀,那更多了豐富的可能性與挑戰性,雖說很多人會受到工具的約制,但依然會有人可有效的操控工具,而多了新的媒體與材料可以使用,而傳統的材料也一直都在,就看我們如何去應用。彎彎的插畫、九把刀的小說因為電腦與網路而爆紅,但不是用電腦的人或是網路很熟的人就可以成為他們,重點還是他們做出讓人欣賞與感動的內容。

2007/09/18

「Man&God」人與神 2007年國際視覺藝術海報聯展



「Man&God」人與神 2007年國際視覺藝術海報聯展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建會
主辦單位:東方技術學院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遊戲橘子

時間地點:
2007年10月01日-10月31日 高雄東方技術學院藝文中心(高雄縣湖內鄉東方路110號)
2007年10月29日-11月10日 台北實踐大學敏初廳(臺北市大直街70號)

特別演出:
10/29(高雄東方技術學院藝文中心)與10/31(台北實踐大學)由人與神表演藝術工作者李瑞強特別演出。

由東方技術學院主辦,引進這系列深具視覺力量及刺激的作品,來自非洲、奧地利、巴西、中國、丹麥、法國、德國、香港、台灣、伊朗、以色列,義大利、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泰國、荷蘭、土耳其、英國及美國等國值得注意的設計師及藝術家,將以「Man&God」人與神為主題,先後分別於高雄及台北展出,並在10/29(高雄)與10/31(台北)由人與神表演藝術工作者李瑞強特別現場演出。

「Man&God」人與神的主題旨在不同的事實及各種文化間,透過視覺及意念的創造,表達人和神之間的關係,它再次彰顯了古老的問題在一些神所存在的重要時刻的新方向。

「Man& God」人與神第一次出現在2003年四月Kuala Lumpur(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同名書籍及海報展,「Man&God」人與神已經在馬來西亞檳城,新加坡,紐約,德國海德堡展出,隨著世界性的展出旅程,展覽的範圍也超越書籍及海報設計,現在並包含了行動藝術、平面藝術、裝置藝術及表演藝術。

過去,耳朵操縱大腦,我們聽著四面八方的高談闊論,也聽收音機,藉由聽覺來感知這個世界,現在,卻是眼睛操縱大腦,日新月異的資訊令人目不暇給,多姿多彩的感官刺激更是麻木我們大腦的神經,「Man&God」人與神以嶄新而貼心的手法面向觀眾,探討基本問題諸如生命的意義,神之定位等,上個世紀是在時局太平和經濟繁榮的粉飾之下落幕的,當時大家都為豐厚的收入足以解決任何問題,焉知道,才踏進這個新的世代,我們就在一聲巨響中驚醒,世貿的倒塌非但顛覆現有的商業結構,也使得資本主義面對夢醒時分。原來,再大的財團也挽救不了沉淪的靈魂。

那麼,我們還有靈魂嗎?這就是「Man&God」人與神所要探討的問題,在這一場精彩的眼睛與大腦的對話中,我們希望對觀眾有所啟發。透過這個展出,我們希望讓大眾停下來思考一些非常基本的問題,例如"人生的目的?"或"有神嗎?"並且將來自於不同的設計師及藝術家所提供關於人與神的多元化想法分享給大眾。















2007/09/13

最近幾個活動

最近幾個在協會以及學校負責的活動案子,以及協辦的活動資訊:

[07.10.15截止]綠色公仔設計創意大賽

[96.10.08截止]「數位創意設計大賽」200萬獎金懸賞高創意作品!

I SEE - 2007互動藝術實驗創作展

[07.10.31截止]--地方特色文化創意短片競賽

最近又答應很多競賽評審,以及答應擔任dpi雜誌的榮譽顧問,10月份會引進一批36國海報展,加上11月要去新加坡設計節以及兩岸的學術交流,今年忙碌依然...

2007/09/06

司馬庫斯之神犬嚮導

話說十多年前因為一篇報導,陷害了幾位同學跟我一同前往司馬庫斯,因為天候的關係導致道路塌斷,而沒有去成,途中還經過許多驚險的事件,我在設計魔力找到多年前發表的文章,也轉貼到我的Blog中(http://yinlih.com/2007/09/blog-post.html)

司馬庫斯部落網站 http://www.smangus.org/ (有詳細地圖與住宿資訊),這次在前往司馬庫斯巨木群途中,還遇到非常有靈性的狗狗嚮導,整個過程非常神奇,容後再述。

多年來一直想要繼續未完成的旅程,但忙碌的工作讓自己有許多的藉口而遲遲不能成行,雖在學校教書,有著一般上班族所沒有的寒暑假,但這個暑假一直在企劃、國內外活動的溝通、開會中渡過,幾乎一整個8月都在台北,本來預計9月2號回台南處理一些事情,但剛好接到工研院的邀請,參與一個標案的評審,地點還是在台北,想說中間的空檔要好好的規畫一個行程,至少讓我的暑假不是在忙碌中就這樣的過去了...

2007年9月3日,開著我的SX4到新竹內灣,這是台灣三條鐵路支線之一(另外較知名為集集線與平溪線)的終點,昔日內灣是進出盛產林木及礦產的尖石山區的最主要道路,50年代曾為內灣帶來許多的人潮,隨著產業的沒落,內灣也平靜了一陣子,而後以懷舊情懷包裝了內灣車站、內灣戲院等,近年又成為一個觀光景點,加上知名漫畫家劉興欽老師筆下親切大嬸婆與阿三哥、淘氣機器人等加入(多年前曾跟劉老師一同評審比賽,這位已經是國寶級的大師,評審觀點跟我很不相同,不過個人還是很敬重他),這裡又成為人潮洶湧而至的觀光景點。在此稍作休息,吃完午餐後,繼續往下個行程走。


內灣車站旅客等車的地方


內灣車站外,還有劉興欽老師的大型半立體壁飾


重新包裝懷舊情懷的內灣戲院


戲院內販售台灣早期的電影片


戲院現在結合餐廳與電影放映,基本消費200元,裡面其實還蠻有味道的,可以一面吃飯,一面看老電影,不過這不是我此行的目的,也不想待太久,拍了一些照店,就到老街解決午餐


戲院旁邊一景


戲院旁邊一景,整個走懷舊路線

由內灣繼續往尖石方向走,在尖石鄉公所附近的中油加滿汽油後(自行開車的朋友,請務必在此加滿油,而後若沒有油,可要尋求部落的朋友看有沒有存油可以協助了),我在這裡有走錯一段路,指標實在太小了,所以請注意指標往秀巒村的方向。還記得十多年前要到橫山辦甲種入山證,尖石還有一個檢查哨,過去沒多久就是石頭路,而現在則是到司馬庫斯,都是柏油路(部份水泥路),一般轎車小心一點開都沒有問題。


途中有遇到很多教堂,各有特色,這張注意一下畫面左邊,有個超大型的雕塑,雕塑下方就是通行的隧道,非常壯觀。旁邊有一座錦屏大橋,佈滿雕塑品,非常精細而有味道,意思一下post幾張: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巨型勇士塑像,順著勇士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就是泰雅的故鄉


經過風之谷,開始起大霧


能見度極低的大霧,行車速度整個放慢,不過不得誇獎一下我的小車,山路行駛操控性很棒,霧燈也讓我看旁邊的白線算是非常清晰


秀巒檢查所,現在整個簡化手續,花個10元看個身分證就OK了


看到往司馬庫斯指標,由這裡開始,道路狀況就算是非常不好,路非常小,而且坡度很大,所以大部分都需要使用低速檔


司馬庫斯大橋,目的地快到了...


YA!終於到了,由新竹到司馬庫斯約需4-5小時,比從台南開到台北還久,不過其實不算遠,只是山路崎嶇,務必小心駕駛


部落一景,後面就是我住的地方。現在司馬庫斯住宿的條件非常好,而且他們是採取聯營的方式,整個部落都像是渡假村。雖然僻遠,但是吃的也不差(晚餐我是搭伙,一人200元),整個部落也一直有新的木屋工程在進行,有時候也在想,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新木屋正在施工


車子停在第一停車場,非假日就只有我一台車


部落的朋友都很有藝術天分,隨手捻來的標示都很有味道


部落一景


還有旅客服務中心,有熱水可以取用


服務中心是住宿、紀念章與紀念明信片購買中心


這個部落是禁煙的,我有帶斗上去,只是不能在部落內抽


待了一晚上,隔天早上前往巨木群,台灣第二、三大的巨木就在這裡。由部落到巨木群來回約10公里,步行約需5小時左右


部落內的木雕


部落內的木雕


部落內的木雕


部落內的木雕


非常直接的路燈


部落內人家都有一個木製的門牌,直接說明這是誰的家


瞭望台




走在部落內鳥語花香,風光明媚,很是舒服


往巨木群的登山口,來回要5個小時,夭壽的是我竟然沒帶水


神犬登場,我叫他小黃(有黑斑紋,像是虎紋),一路導引我到巨木群,非常神奇...


路上就跟登山一樣,小黃總是在前方帶路


還會不時的看我有沒有跟上


沿路是非常原始的景觀,小黃帶著我爬山涉水


靈犬小黃


沿途經過不同的樹林景觀,竹林非常優美


另一個角度的竹林


更神奇的來了,途中遇到比較早出發的夫妻,他們回程旁邊也跟著一條嚮導狗,我們相遇之後,小黑1號跟著小黃與我繼續再往前走


沿路景觀


神犬小黑1號


實在太神奇了,又遇到一對下山的人,旁邊也跟一條狗,遇到我之後,轉著跟我上山,現在我有三條嚮導狗,分別是小黃、小黑1號、小黑2號


沿路有些木橋崩塌,臨時搭的竹橋


我真的覺得開闢這些走道,以及搭建橋樑的人真的好厲害


沿路景觀


剩下1公里就到目的地了...加油(有點喘了)


這麼偏遠的地方還有廁所ㄟ...到這裡,其實已經差不多到目的地了


目的地就在前方


木雕的標示


到達巨木群前,有兩個小溪流,非常清秀美麗


可愛獨木橋


感謝小黃一路相挺


小黑也是太義氣了


往上就到了,但是受不了潺潺流水的吸引,多拍了幾張水的照片,沒帶角架,只好用相機包充當一下。我大口吸了一些水,像我這麼蠢登山沒帶水的應該沒有吧...








終於到目的地了,途中的疲累一掃而空,此時只有無盡的舒服感受




這裡有好幾棵的巨木,每一個都是多人環抱的尺寸,很壯觀


小黑2號最乖,我休息的時候,就會趴在我的旁邊


無敵狗嚮導


巨木一號


回程又拍了幾張流水的照片


去的時候忘了拍,這是路程中間有個休息的地方


路旁小瀑布

回到司馬庫斯部落後,稍事休息後,天空開始下大雨(我也沒帶傘),好險回到部落才開始下。開始開車往回程走


到秀巒檢查所繳回入山證,就在檢查所下方就是秀巒溫泉,泡個腳,抽個斗,人生一大爽事


途中看到山嵐升起,隨手拍下

這個行程告一個段落,也圓了多年前的遺憾,其實心中有很多感觸,文明進入了司馬庫斯,一棟一棟美觀的木屋蓋起,這裡也成為另外一種形態的渡假中心,或許我是外人,這本來就該是部落人自行決定部落未來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