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設計,當這三個關鍵字產生連結的時候,也是宣示新美學經濟型態的來臨。
製造代工曾經讓台灣創造經濟奇蹟,時至今日,當製造業為降低生產成本向大陸西進,台灣開始重新省思進而發現新的價值與競爭的原動力。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對於在地區域特色的經營愈顯重要,並能與國際接軌,在強調差異化的今天,能夠掌握區域發展與社會文化脈絡,加入設計與美學的質感與品味,也會在將來全球經濟競爭體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這幾年來台灣本地的消費愈來愈成熟,大家對生活更加重視,市場需求端的改變,使得供給面也要有所調整,產品製造往多樣、少量、質精,而行銷與服務也強調感性、貼心、互動等思惟,高感度的人才與產業更可以創造有價值的、與市場對話的品牌形象與經濟能量。
知識與美學經濟的來臨,主流社會與產業開始認知到設計的重要性,連媒體這兩年也開始對設計與文化創意產業寄予厚望,隨著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躍昇,科技文明以排山倒海之勢洶湧而至,站在美力時代喧騰鼎沸的浪頭上,我們迎接著另一場文化、經濟與媒體形式的轉變,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國紛紛興起發展文化創意的新契機。以鄰近台灣的國家為例,除了日本很早就脫離製造低利競爭,而以優質的產品與品牌價值,拉開與其他亞洲國家的距離,韓國、香港、新加坡過去在製造業時代跟台灣有四小龍的美稱,以及更多發展中的國家,無不努力的將文化、創意、設計等要素,將國家經濟體質轉化為文化美學經濟體,使其成為該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所舉辦的「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學術研討會」,並出版論文集,即希望透過相關領域之重要學者間的對話,探究知識與美學經濟體與文化創意暨設計產業發展的形貌,提升學術的論述空間,除瞭解目前的發展推動情形,吸取成功經驗,並能夠提出觀點與角度,為台灣的產業發展與相關論述建構,貢獻一份心力。
連結:2007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學術研討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