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5

閱讀城市設計符號

我們總是習慣把閱讀城市這件事,交給藝術家、作家與詩人,他們利用細膩、獨特而敏銳的感知,描述他們眼中的城市與符號象徵。其實城市的故事是諸多條件下產生的,城市的記憶、活動、文化內涵更是需要大眾的參與,居住在城市中的一員,並不單純是個被動的讀者,而是整個空間文本的個別作者,書寫屬於城市的集體經驗。

城市設計符號系統,像是政府與企業的辦公處、商業空間、交通道路設計、美學、文化與歷史意涵,這些符號系統運作的過程,以及這些符碼背後的文化與社會意識的集合,形塑我們對城市的印象與生活的觀察,在這個空間的居民,都是共同書寫與閱讀這些符號的角色,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在空間中活動,有為了生活所需要的工作,也有社交與各種文化活動的需求,時時刻刻都在成就這個城市的空間書寫與閱讀,書寫的是自己與整個城市的互動,閱讀的是自己在所有互動過程中所親自描繪的城市空間文本故事。

紛雜多面是屬於城市的特質,不同的城市也都有不同的故事,故事不一定都是美麗的,也可能是醜陋、悲慘、痛苦的,符號意義也有其多義性,閱讀這些符號意義並非是單向的,而是一種動態的解讀,不同的文化活動正好讓我們親近與品味城市的這些故事。城市的符號系統會因不同的使用者而呈現不同的面貌,在城市空間中,未必人人處在相等的地位,也造成不同的感知與認同。為了很多的理由,城市設計者架構出空間使用的概念,想要形塑出城市的集體認同,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硬體的建設,以為弄個超大型建築物,城市居民就會覺得很了不起,但別忘了一個城市的驕傲,除了硬體,軟體的部份也是不可或缺。

空間與硬體建設經常被當成閱讀城市符號的主體,但隱於實體下是一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空間,也承載著城市歷史的過去與現在。城市是經過刻意設計規畫的空間,種種的限制與規範服務於某些功能與意義,各種建築物填塞在空間當中,高大壯美的硬體成為顯著的、易於辨認的符號表象,如同我們介紹巴黎,少不了介紹艾菲爾鐵塔與凱旋門,但不能忽略的,巴黎也是時尚、藝術、人文之都,我們會想到這裡購買LV的精品、看服裝秀、香水、葡萄酒、美食,情人與浪漫,還有在咖啡館內想像知識份子的辯論及醞釀思潮,人文薈萃與各種想像的交流激盪,形成我們對於巴黎這個城市的想像符號。

您又會如何介紹您所居住的城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