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9

商業設計的時代性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 / 尹 立

人類的演化是令人感到驚奇的,地球上如此繁多的動物中,我們竟然可以透過經驗的傳承、知識的累積,尤其我們可以製造工具、運用工具,由於工具的使用,進一步的創造與發展出人類的文明。

我們可以試著想像,舊有的文明都源生自大河文化,當然「水」對於所有生物來說,都是生存的必要條件,很多的動物也都會「本能的」到河邊飲水,那究竟在什麼時候人類懂得用手將水送入口中無法得知,但慢慢的發現自然界有些現象與狀況跟雙手取水的形狀相似,例如大片的樹葉可以幫助人們更方便的取用水,更是不知道在那樣的機緣巧合,人類發現泥土經過高溫,可以變成堅固的容器,除了可以取水,更可以儲存起來。這些不知道經過多少年的演化,小小的概念演變,就可能造成生存條件與生活型態的轉變,例如部落與部落之間,由於某部落可以把水儲存起來,當另一個部落還在為了取水傷透腦筋,這個部落由於節省了時間,就可能發展出其他的文化,衍生更多的工具發明,甚至製造出更有力武器,這些都可能因為這些改變,造成文明的強盛與衰敗。

設計在當代是跟「消費」有著緊密相連的關係。近代,則經常把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當成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一個是在工業技術的改革,一個帶動西方社會價值的發展。在這之前,不管東西方,基本上由神賦君權的君主專制政治模式統治了數千年,在這樣的架構下,社會變成嚴密的階層關係,貴族(統治)階級與農民(被統治)階級界線清晰,物品的生產也按照著一定的階級邏輯思考,宗教有其在藝術上的專斷地位;貴族有特定的服飾、宅第、日常用品;農民自己耕種、養雞養鴨,衣服自己縫補、生活器具自己動手。在這樣的社會結構體制下,手工藝品的生產,藝術的欣賞,是用來供應宗教與貴族,或是有消費能力的商人(雖然很長的歷史都是輕商,不過商人終究比較有錢),發展的所謂文化,其實只是少數人享受的特權。

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結構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開始,不過「消費」的重心還是擺放在貴族身上,也可以說設計是為貴族而服務,一直到工業革命之後,中產階級興起,整個消費形式開始轉變,社會產生新興的消費族群,這些中產階級努力想要模仿貴族,但又消費不起貴族們的模式,工業革命帶來生產技術的革新,將產品可以壓到比較低的價格,而形式上又能跟貴族使用的器具接近。而將「大眾消費市場」成形,一般學者多以1880-1920年代福特大量生產汽車開始,許多學者將Fordism或是post-Fordism當成二十世紀工業社會生產組織的分水嶺,亨利‧福特(Henry Ford)利用大規模的工廠與市場投資,藉由機械化的生產線,生產大量規格化汽車產品,並以低價的策略讓更多人可以消費的起,產生今日所謂的大眾消費市場的概念。後福特主義開始帶來有關全球性的生產與消費關係,人們開始認知到多元的生活風貌與差異的消費型態,產品的設計也趨向多元,而讓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這個時期的大眾消費者跟過往的貴族消費者有著差異,他們必須透過不停的工作,利用工作得到的報酬來支付其消費行為中的支出,所以不同的「職業」代表著不同的所得,同時也牽動著設計所要服務的對象與方式。

從50年代,開始著重於生活風格,透過衣服、裝飾品、體育與休閒活動,刻意塑造與他人的一種差異,表現風格與自我意識。人們「消費」的目的不再只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買的起消費用品。我們越來越強調生活的便利性、越來越注重品質、越來越強調個人化與差異化,慢慢的環保與回歸自然的議題也被重視,並隨著地球村的成型,國際化也成為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西方世界慢慢建構出其價值體系,例如法治精神、民主、多元、個人主義、物質導向,例如商人也變成被欽羨的對象,而商人主要的想法就是獲利。而東方原來的價值體系深受中國影響,中庸、倫理、合作等精神,也慢慢受到西方強勢文化而改觀,尤其「消費」的物質導向概念,進一步合理化資本主義市場,提供人們跟社會新的依存關係,建構某種存在的意義。布希亞Baudrillard曾指出:「物必須成為符號,才能成為被消費的物」。在後現代消費資本社會中,消費的目的在不再是物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如何轉換成為具有差異性的符號價值。商品將越來越有文化的意味,符號消費正代表著人類社會文明已經超出維持生存水準的消費,開始加入文化與感性的因素。波迪爾則提出一個強力的觀點:過去對於品味的認知是透過文化、經濟、社會共同累積的資本,但在現今消費社會中,品味的區隔卻從歷時性累積,轉變成為短暫消費來累積。「設計」也成為了催化消費市場的重要工具。

把過去的時間拉長來看,我們可以看到「設計」在不同的時代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今日這個商品生產過剩的年代,設計有更多的任務在賦予意義,不只是在產品理性的、功能面的需求,而是會更感性,甚至於非理性的直接訴諸情感的表現。在<文化是好生意>一書中,作者也特別強調已經到了人人是皇帝的消費時代,並提出故事是神、設計是體的概念,指出一但所有工業處於價錢和功能相等時,競爭水平上,設計將是勝敗的關鍵。在<高感度品牌行銷>一書中,作者即以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帶出從過去到現在,消費心態的轉變:「過去50年中,經濟基礎已由產品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主的市場概念:從理性轉向渴望:客觀→主觀→心理層面。」同時他也指出:產品的感性訴求及其配銷體系才足以左右消費者的最終選擇與購買與否。感性品牌是與消費者創造個人對話的方法。現代消費者期待品牌了解─親切而個人化─明確曉得其需求與文化傾向。品牌策略最重要的是「心靈與情感分享」。

觀察到整個設計發展的趨勢,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另一個則是對於在地區域特色的重視,在越來越強調差異化的今天,能夠掌握區域發展與社會文化脈絡,也會在將來全球設計行銷體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這裡我們更貼近的來看設計跟台灣近代歷史發展的相對關係,或許可以提出一些關於設計本土化與設計國際化的思考。這裡我採用的是以編年的方式,將當時的社經事件與設計的事件來加以比對,來探悉設計在台灣的發展過程,也或許可以進一步思考設計未來在台灣所擔任的角色。

二次大戰之前:

現代設計的概念主要還是跟西方設計運動有關,從發展的技術層面來說,最早可以大量生產與發行的媒體,當然就是平面媒體,而平面媒體的發展與印刷術息息相關。從1796年Aloys Senefelder(巴伐利亞人、德國,1771–1834)發明了平板印刷技術(石版印刷術,是在具有多孔性、善吸水、質地細密,且能較長時間 保留水分的石版石上,用脂肪性物質直接描繪、書寫圖畫和文字,再經化學腐蝕而製成的石版上進行印刷的繪石石印術),而後在1837年法國人Godefroy Engelmann(1788-1839)為彩色平板印刷命名為chromolithographie,而後經過不斷的改良,例如美國人Richard M. Hoe(1812-1886)改良了輪轉印刷技術,讓印刷費用大幅降低,期間加上攝影術的發明,種種在於技術的改良與進步,到今日各種美觀、價廉的平面設計品得以迅速普及。

1896年,日本人田川在台北創立了《台灣新報》,這可能是台灣最早的報紙,當時已經有廣告的出現,而在1898年《台灣新報》更名為《台灣日日新報》。

1902年,台北總督府開始設立師範教育,課程當中已經有習字圖畫科。

1907年,知名的畫家石川欽一郎(1871-1945)來台教學,許多台灣重要的前輩畫家都與有師生之誼,石川欽一郎於1907及1923年分別二度來到台灣,總共在台18年,現在均具相當知名度的倪蔣懷、陳澄波、李澤藩、洪瑞麟、陳德旺、張萬傳、廖繼春、李石樵、李梅樹、藍蔭鼎、楊啟東、葉火城等人,都是石氏的學生。在石川欽一郎師生的投入與鼓舞之下,「七星畫壇」與「台灣水彩畫會」先後成立,揭開了台灣新美術運動之序幕。

一直到大戰結束前,台灣也有一些零星的「美術」與「設計」活動,1917年台日報舉辦漫畫活動徵選、1918年台日報舉辦風俗攝影徵選、1921年台南市展出圖案募集展、1926年總督府在台北高等商校舉辦海報展以及台日報也也同年舉辦全島公學校兒童作品展、1927年藍蔭鼎以及李梅樹等人入選台北州國語日海報展募集、1932年本町商業美術社於台灣各地展出商業美術展、1934年台陽美術協會成立、1935年赤星義雄創立《台灣藝術新報》、1937年顏水龍赴日本與東南亞考察投身美術工藝運動、1938年高雄州成立產業美術協會、教育會館展出廣告美術海報展、林玉山位台灣新民報與風月報等繪製插畫、1949年顏水龍創立南亞工藝社、1943年南方美術社發行《台灣美術》雙月刊、1944年台灣東鄉會與海軍武官府邀請畫家繪製募集飛行員海報。

到1945年台灣光復前,其實說設計運動是有些勉強,主要還是一些繪畫美術上的運動,出現在媒體上的插圖與攝影,或是其他設計物上的作品,主要還是由畫家們擔任繪製的工作,也就是這些畫家們除了一些繪畫上的創作,也會依照不同的需求,擔任平面設計師的工作。

1945-1957戰後台灣設計萌芽期:

1945年台灣終戰(光復)之後,社會上歷經1947年的228事件、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韓戰爆發、台灣也在同年舉行首次地方公職選舉、1953年美援開始以及實施耕者有其田、1954年新聞局成立,這段時間台灣社會其實是相當的混亂與相對貧窮,工商業的發展也不是很順利,當時主要的廣告業者都是來自大陸,設計也同時反映了社會情勢與主流價值,很多的圖案符號的設計,都具有強烈的中國意識,強調反共復國的政戰宣傳是需要大量的平面設計製作物。

除了社會的發展與政治深深影響設計,但隨著社會的進步,設計上的需求也慢慢增加,一方面開始有學校的創辦,另一方面跟廣告業的結合也越趨明顯。

1947年省立台灣師範學院成立圖畫勞作科,由莫大元擔任科主任,當時莫大元教授色彩學,陳慧坤教授圖案課。同年格蘭廣告來台設立分支機構,開啟外商進入本地市場首例,1949年省立台灣師範學院圖畫勞作科改為藝術系。1955年中國生產力中心與手工業推廣中心成立,1957年國立藝專美工科與復興商工美工科成立。

這個時期為台灣設計的萌芽期,但是「設計」一詞並未普遍出現,在那個「風雨飄搖」一心一意反共復國的年代,整個社會對於設計、廣告、消費的概念跟今日自然大不相同。

1958-1965設計導入時期:

這個時期台灣經濟慢慢開始成長,1960年橫貫公路通車、1962年10月10日台視開播,同年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成立、1964年麥帥公路(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1965年高雄加工出口區成立,同年台視南部轉播站啟用,完成全省聯播網。隨著經濟的成長,廣告業也開始有了發展的契機,1958年溫春雄創立東方廣告社、1961年陳福旺創立台灣廣告公司、許炳棠創立國華廣告公司、1962年李雲鵬等人創立國際工商傳播公司。另外像是宋漱石、王德馨開始教授廣告學課程,王德馨與溫春雄等人也有廣告相關的著作。1964年明志工專工業設計科成立,雖然僅是指工業設計,但學校科系中開始有了「設計」這個名詞,1965年台南家專美工科與東方工專美工科相繼成立,成為南台灣培育設計人才的搖籃。因為廣告與美工的需求產生,設計雖然被認知成為完稿的一份工作,但是開始慢慢的導入關於設計的想法與概念,同時也可以解釋為何在台灣社會中,廣告業始終在領導設計產業的發展。

此時期也有很多政治事件,例如1960年雷震因為「自由中國」事件被捕、1964年台法斷交、也發生彭明敏案。

這個時期可以說慢慢由混亂走向經濟的穩定,政治上還是一種高壓的型態,但由於陸續的基礎建設展開,經濟上也開始好轉,尤其台視的開播對於廣告業的促成有很大的助益,此時也開始需要各種不同型態的設計,不過「設計」這個名詞還是沒有被正式定義,一些所謂設計上的行為,例如平面設計品的製作,概念上還是由會畫畫的人來執行。

1966-1980設計成長時期:

這個時期中視與華視陸續開播,1967年台灣台塑企業開始導入CI(設計者:郭叔雄)、味全公司更新商標(設計者:大智浩)、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舉辦了「設計工具展」、「第一屆中華日曆設計展」,同年「中國美術設計」創刊,1978年時報廣告金像獎創立,1979年外貿協會成立包裝設計組,也在此時設計相關科系如雨後春筍陸續開辦,對於人才養成擔負重任,也為將來設計環境打下基礎。像是嘉義高商廣設科(1967)、高雄商職廣設科(1968)、基隆商工廣設科(1968)、彰化高商廣設科(1969)、士林高商廣設科(1970)、土庫商工廣設科(1970)、松山商職廣設科(1971)、稻江商職廣設科(1971)、志成商工廣設科(1972)、銘傳商專「商業推廣科」更名為「商業設計科」(1972)、協和工商美工科(1972)、華南高商廣設科(1973)、大甲高中美工科(1974)、竹山高中美工科(1974)、後壁高中美工科(1974)、崑山高中美工科(1974)、台南高商廣設科(1975)、南山商工美工科(1976)、長榮中學美工科(1977)、振聲高中廣設科(1977)、明道中學美工科、廣設科(1978)、台中商專商設科(1979)、斗六家商廣設科(1979)、成功工商廣設科(1979)、開南工商廣設科(1979)、泰北高中美工科(1979)、永平工商廣設科(1980)、高英工商美工科(1980)、啟英工家美工科(1980)、高苑工商美工科(1980)、稚暉工家美工科(1980)等相關科系陸續成立。其中在1973年成功大學成立工業設計系,也正式將設計這樣的名詞帶入大學教育當中。

1971年經過保釣事件與台灣退出聯合國,1972年台日斷交,1973-75年第一次石油危機,1979年發生台美斷交與美麗島事件,台灣面臨風雨飄搖,國際情勢十分惡劣,但也同時推動「客廳即工廠」運動、1973年十大建設開始,建立台灣的基礎硬體,1980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房地產也開始蓬勃發展。同時因為相關科系的成立,美工科、廣設科的科系陸續成立,也為將來商業設計發展打下基礎。

1981-2000設計競爭時期:

台美斷交之後,加速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許多國外的廣告與設計公司陸續進入台灣,對於設計的人才與概念也值逐漸養成,在社會與政治的快速變遷中(像是民進黨成立、股市破萬點、解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開放大陸探親等…),也促使設計產業高度發展,1988年報禁開放,更讓平面設計進入了高度競爭時期。1981年文建會成立,社會開始重視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同年第一屆台北設計家聯誼會在春之藝廊舉行,許多前輩開始以「設計」作為展示的主軸、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舉辦「第一屆亞洲設計家聯展」、設計家出版公司出版國內第一本「美術設計年鑑」、1984年開始全國大專設計展(註:1989年「大專院校設計展」更名為「新一代設計展」),1992年金犢獎誕生,以「美術」結合「設計」的概念,成為這個時期的發展主力。

這時期也不斷有新的科系產生,發展也是以「美工科」與「廣設科」當成主要名稱,後期則慢慢以「商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當成主要科系名稱。像是北斗家商廣設科(1981)、海青工商美工科、廣設科(1981)、東海高中美工科(1981)、忠信工商廣設科(1981)、世界工家美工科(1981)、台北市立啟聰學校設美工科(1981)、大明工商美工科(1982)、清華工家美工科(1982)、中原大學商設系(1984)、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1984)、開明工家美工科(1984)、東吳工家美工科(1984)、僑泰工家美工科(1984)、樂育高中美工科(1984)、玉里高中美工科(1986)、志仁高商廣設科(1986)、大成商工美工科(1986)、智光商工美工科(1986)、南強工商廣設科(1986)、方曙商工美工科(1987)、西湖工商廣設科(1987)、全德工家美工科(1987)、海星高中美工科(1987)、南英商工廣設科(1988)、嶺東商專商設科(1988)、嘉陽工商廣設科(1988)、至善工商廣設科(1989)、復興商工廣設科(1989)、新力工家美工科(1989)、聖心工商廣設科(1989)、大明工商廣設科(1989)、育達商職廣設科(1989)、景文工商廣設科(1989)、新興工商廣告科(1989)、豫章工商廣設科(1989)、銘傳管理學院商設系(1990)、成功大學成立工業設計研究所(1990)、義民高中廣設科(1990)、雲林技術學院成立商業設計系(1991)、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1992)、朝陽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1994)、大葉工學院視覺傳達設計(1994)、國立雲林技術學院成立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1995),再之後的發展,例如崑山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南台科技大學…等等,許多大學陸續成立商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科系以及研究所, 2000年台灣更有了設計博士班。除了老牌的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1992年中華平面設計協會成立,之後陸續也有設計相關社團成立,學界與民間能量豐沛。

2000年之後設計多元發展時期:

從西方設計發展趨勢來看,30年帶注重機能設計(Design for Function)、50年代的親人性設計(Design for Friendly)、70年代的趣味性設計(Design for Fun)、90年代的新奇性設計(Design for Fancy)到現在的人性化貼心設計(Design for Feeling)(取自林榮泰教授演講簡報),所謂的人性化,隨著社會群眾主體意識漸增,大家注重差異化的生活與個人品味空間,設計型態也愈趨多元,2004年「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前身為外貿協會設計推廣處)成立,2005年以設計師為主體的社團「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成立,期間地區性與全國性社團也不斷冒出,大學中設計科系也不斷成長,大家也在尋找自我特色與發展方向,如何在全球化市場競爭中,找出生活與文化中各種差異化的設計特色元素,成為現今重要的研究課題。

2006/10/10

觀看第四屆設計博覽會之後

空虛感…

很多學生跟我說這次辦的不錯,我懷著複雜的心情與友人前往,前三屆給我很大的失望,這次去了之後,在蕭瓏文化園區內舉辦的第四屆設計博覽會,我看到非常棒的展示空間,台糖的舊倉庫改建的非常有味道,主要的倉庫緊鄰,形成良好的觀展動線(不像衛武營每個館離的太遠),老舊的閒置倉庫改建採用非常高級的建材與保留適當的歷史痕跡,我對於倉庫的屋頂所形成的透光性讚不絕口,更遑論留下來的倉庫進出口的鐵門,上面留下的台糖的標誌與歷史的印記,也讓我產生想要偷一扇門拿回家的犯罪衝動。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那鐵門!那樣的質樸與美麗,我想像著那若是我家的門,可真是太有味道了!

我開始有點不安,自己搞了一個設計師協會推廣設計,也從事設計工作與教學,怎麼會那麼專注於展覽會場的硬體,而對於展出的內容無法產生任何的感動?我更搞不懂的是,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所擁有的資源跟設計師協會相比,相差何止萬倍,但這麼多的錢砸下去之後,我們希望可以得到的是怎麼樣的設計環境?

我對於設計政策的偏見,不外乎三個面向:(1)讓大眾了解設計,以及設計跟自己生活的關係,屬於社會教育部份;(2)讓過去從OEM獲取成功經驗的廠商,在面臨外來產業轉型的壓力,如何去認識設計的重要性,這是屬於與產業對話部份;(3) 提升從事設計工作人員的視野、專業能力、國際化與未來競爭力,這是屬於設計專業族群的培養。因為基於這樣的偏見角度來閱讀設計博覽會,自然產生落差與空虛,因為不管從社會教育、產業對話、提升設計水平三個目標來看,辦了四年的設計博覽會都無法達成,我看到的是很棒的展示空間與硬體,還有不能被觸摸的設計作品,以及買來一大堆拼湊而成的所謂國際級的設計作品。從看熱鬧的角度,這是成功的展覽,假日去看的時候,相當多的人,這似乎是一個可供確認的績效。

或許太過武斷了,也或許是我苛求了…msn上我看到很多唸設計的學生與朋友說這次設計博覽會辦的不錯,尤其跟上一屆比,真的好多了。但或許在四年之後,該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設計博覽會的定位,以及要達成的任務是哪些。

首先叫做設計博覽會,也就註定這是屬於少數族群的展覽,我去看的時候是假日,人潮洶湧,但是我所觀察到的,幾乎都是唸設計的學生,還有遇到一些業界與學界的朋友,一般民眾似乎是少數,加上絕大部分的展示作品,都是用玻璃與櫥窗擋在觀賞者之前,不能讓參觀者來「體驗」這些設計作品,也缺乏適當的導覽,我更不清楚這些作品挑選的標準何在,透過這樣的展出,能對業界產生什麼樣的幫助。對於設計族群來說,這些作品絕大部分都可以透過網站取得資訊,到現在再看一遍,朝聖之後,還剩下什麼?

每年既然都要花一大筆錢來辦這樣的展覽,買來一大堆的設計展覽品,倒不如成立一個設計博物館來的實際,否則展完之後,這些東西怎麼辦?記得今年舉辦的台灣創意設計大賽,主題叫做「體驗」,這真的是很好的題目,設計本來就是非常生活的東西,透過設計我們來進行體驗,所以展覽型態為何非要叫做設計博覽會,像是倫敦設計節、新加坡設計節,則是以Design Festival設計嘉年華會的角度切入。

引用橘子阿餅的一段話「什麼叫全民美學+設計在生活,為期半個月的英國年度設計盛事 Londo Design Festival 今年在城內150餘個地點展開,在熱門的酒吧飯店美術館學院裡到處都是,讓全城的人不參與都不行,Designers Block, 100% Design, I Love Design...等太多主題活動,精彩絕倫,LDF的活動內容非常國際,各國直接參與活動的文化部門也很多;像近年非常重視設計的新加坡也開始參與其中的活動,自行策劃了20/20(就是每年重點行銷20位具代表性的新加坡創意設計人)今年首度在LDF展開活動,不知道咱TW政府有沒有注意到這個趨勢...嘿..包括我自己錯過今年LDF的人,明年的年假可得好好規劃一下不去不行喔喔喔...」

從上面的這段話就可以看出我們在辦設計活動的自我設限,無法跟一般民眾的生活產生連結。若這是第一屆,那是值得同情的,若是第二屆,那是可以原諒的,第三屆了,第四屆了,到底設計博覽會是什麼?辦這樣的展覽的目的又是什麼?我好疑惑與不解。

我從我自己提出的三個角度,來想辦法找出一些可行的方向。

(1)設計的社會教育:其實未必要叫做設計博覽會,例如要提昇全民美學,最好就是從民眾會參與的活動中,讓設計無所不在,並且可以被觸摸、被感覺。像是蕭瓏文化園區也辦過糖果節,這是一般民眾有興趣的活動,為何不導入生活設計美學?活動內所有機制,可以讓設計產品無所不在,這樣才能潛移默化,提升大眾的美學涵養。

(2)與產業的連結性:我們不斷邀請設計大師來台灣,除了設計人來聆聽大師們的成功經驗,為何不能導入讓中小企業與代工體質的台灣企業,也能更清楚的知道國外設計發展趨勢,以及設計在他們這些已經發展較為成熟的區域,擔任的角色。

(3)設計人提升:設計博覽會的經驗除了可以轉型成為博物館,導入更專業的博物館管理,讓更豐富的知識性訊息能夠有條理的呈現。其實設計講座、展覽不斷,但是針對視野、專業能力、國際化與未來競爭力這些區塊,還是非常薄弱,設計人與產業對話的機制也少的可憐,這些其實都有很大的空間。

我要說的只是,台灣每年有這麼多預算花在設計上面,活動辦的很多,規模也都不小,但從我的角度來看,總是抓不到重點,我的想法很簡單,丟出一些反面的思考,或許可以大家做些討論,針對這樣的議題來辯論,甚至更多不同的意見,這樣的論述或許可以為台灣設計發展,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找到一些出路。

2006/09/29

多年前的期中考

進到東方美工的討論區
發現這張照片
真的很懷念
當初的包裝設計課
大家真的很用心的把自己包裝起來...找看看我在那...^^

2006/09/10

又忙、又累、又充實的駁二公仔展

雖然有幾次辦過大型展覽的經驗,也協辦了兩年的台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但畢竟這次是第一次在南部操刀這樣的展出型態,一方面台北與高雄民情不同,要如何切入展覽的主軸是個問題,再來這是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出錢舉辦的活動,所以跟台北那種較為商業的型態也需要有所區隔,所以我在規劃的時候,文化、展示、教育的意義,也就特別的重視,並刻意突顯台灣設計師的區塊。

每次所規劃的展覽開展,都是忙亂二字,佈展前已經忙了好幾天,開幕前一天要忙著接待國外的設計師,還有很多的事情要一一確認,送設計師們回到飯店,又趕回會場看狀況,結果大家還是忙到4點,真的要感謝工作人員的辛勞,大家每次看一些活動,都是最後的成果,事實上中間有太多辛苦不是外人可以得知,雖然不是表演者,但同樣是台上10分鐘,台下10年工,要把最精采的內容呈現出來,是要付出相對的努力。5月結束南部青年創意設計聯展,沒想到就接著駁二國際文化創作特展,再來跟台南市政府還有兩個案子,以及10月份要到世貿籌劃台灣設計師創意商品館、設計師玩具(公仔)館,11月北中南我又規劃了十多場的設計實務講座,這還不包含我本身學校的課程、關於演講與展覽的邀約,今年的存在感又更高了...^^"

9月9號駁二的開展其實讓我很感動,在沒有刻意動員的情況下,當天的人潮也相當踴躍,到開展前一刻,還有很多現場的問題要解決,沒想到神奇的是,一到開展,瞬間到位,真的很感謝所有工作人員的協助,才能讓展覽順利,也期許自己與所有參與的夥伴,未來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熱情,不管展出的內容、活動與節目,都要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這次也很高興,透過黃仁壽大哥與pixie的Mark幫忙,很多國外的設計師也都一起來參與,這兩天大家一起吃吃飯、喝喝酒,盛名之下,這些國際級的設計師不但沒有想像中難搞,反而非常的親切,甚至於是搞笑...

從香港來的鐵人兄弟成員Kenny真的是個親切的大男生,他的老婆大人也感覺非常溫柔,Kenny不時的搞笑演出;金剛的作者Tim Tsui外表酷酷的,作品充滿了張力,但人卻非常的溫文;Gary Lo則是一個靦腆的大男生,作品深受女性同胞的愛戴;Ox2Play的Ben非常有禮貌,但也都是會偶而爆出令人噴飯的笑話;Toy2R2的主腦Raymond Choy開幕那天的專題講座,真的受益良多,不管是品牌的經驗分享,或是個人在公仔創作領域的觀點,都非常值得深思,當然他最近跟星巴克合作的公仔,變成現在炙手可熱的新聞,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以及情義相挺的老同學萬歲少女,還有Mark、喔格、Toour、張容瑱、創克斯、阿吉等,以及眾多的老朋友、好朋友的到場,都讓我感動萬分。

遠從日本趕過來的設計團隊Devilrobots主腦北井真一郎(Shin)還有夥伴Koto,雖然已經是國際知名設計師,卻非常的隨和親切,第一天帶他們到高雄的pub喝點小酒,真的開心到不行,就跟平常的好朋友沒兩樣。第二天大夥結束開幕及相關節目活動,搭船到旗津吃著一盤100元的萬三小吃,大夥沒有嫌廉價,反而吃的津津有味,之後去吃海之冰,點了10倍冰與5倍冰各一份,吃冰的過程中,有人發現桌面上有人塗鴉也畫了好幾隻豆腐人,Shin覺得非常有趣,也在自己的桌面上畫上幾隻豆腐人,還簽上大名,下次大家去吃海之冰,可以到二樓找找看...

今天結束最後的簽名會,請大家去吃港園牛肉麵,就陸續有設計師離開了,也很感動他們也送我一些小玩具,真的很有紀念價值。Devilrobots他們還跟我回到會場,想當然又是被一堆粉絲包圍簽名,離開之前,他們也送我一些玩具,我雖然不是玩具的收藏與玩家,但是心意真的令人感動。

真的很開心,過程中也拍了很多照片,想說可以好好回味,結果還來不及存回電腦,拍滿照片的手機就被ㄎㄧㄤ走了......唉

展期還很長,有時間的朋友,去看看吧...
http://sub.khcc.gov.tw/arttoys

2006/07/31

體驗力與設計力

最近連續被邀請參加3個系的課程規劃會議(資訊傳播、多媒體與遊戲方面),針對系所的發展目標與學生出路,原先系裡面的老師就會有一些規劃,因為要廣納業界的聲音,做為課程規劃修正的參考,除了學校老師之外,也邀集不同的業界朋友一同來開會討論。

課程名稱是非常死的東西,還是要看老師用什麼教學方式來切入,從業界的角度來看,幾乎都有這樣的看法:學生的技術能力並非是一開始的重點,主要還是在學習與做事情的態度上。

我從自己本身開設計公司實際與員工的互動,以及在學校兼任教職的過程當中,發現中間有一些想法的落差,例如在學校教「影像處理」,學生就很直覺的就是學PHOTOSHOP,我也曾經在學生的畢業製作提案當中,看到裡面提到要強化的課程能力,就有學生提到PHOTOSHOP,事實上,學校教育裡面並不會有PHOTOSHOP的課程,只有外面電腦補習班才會有這樣軟體教學的課程。

這樣講可能就有人開始混亂了,影像處理不是學PHOTOSHOP,不然是學什麼?

學校的課程名稱是叫做「影像處理」,而非只是單純軟體的教學,影像的處理有很多面向,觀念的、創作的、美學的、技術的角度,軟體只是輔助我們達成這些目標的方式,只要能夠達成這些目標,用什麼軟體倒是其次,甚至怎麼去組合不同軟體的應用。雖說PHOTOSHOP已經是大家最習以為常的應用軟體,但不斷的嘗試,去變化出各種的可能性,是影像處理課程必須深刻思考的。

自己在教課的時候也發現,現在的學生對於軟體技術問題比較有興趣,一但扯到美學理論與觀念的東西,就顯的意興闌珊,但在學校與設計公司來看,軟體技術的教學就有很大的問題,很有可能學校學了一年專業課程,還比不上業界一個月的訓練,我想原因很多,例如學校壓力相對較小,有些老師要求不高,搞不好一學期就期中與期末作業就搞定;有些人只求60分,東西有交就好,也不管品質;同學還可以彼此照料。

若今天在公司上班,就很明確的要把工作完成,工作上所需要的技能要自己想辦法搞定,若你兩個禮拜都搞不定一個基本的東西,那你的飯碗就堪慮了,不會的要趕快問人,趕快查資料,趕快去試試看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目標清楚明確,壓力也較大,有些中小企業設備還比學校差很多,既是工作也就不能隨便交差了事,所以就要想盡辦法利用有限資源達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技術能力,進到業界很快就可以學習到。

那學校教育的角色?

整個大學教育跟以前相比,越來越短視近利,大家都想用最快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忽略過程與體驗。四年的大學教育(尤其是科技大學),與其說是培養技術能力,倒不如說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天我是設計公司老闆,我才不會管你是用什麼軟體完成的,就企業成本與盈利考量,你怎麼用最快的方式做出客戶需要的東西才是重要。解決問題需要技術,更需要方法,技術可以學、方法也可以學,前面也談到業界學的還比學校快,但更進一步,強化分析能力、邏輯能力、整合與規劃的能力,尤其在設計的領域當中,想像與創造的能力,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東西。

想像力與創造力怎麼教?或許用個大家更理解的名詞-「創意」就更清楚了。為何許多大型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多是文學相關科系出身,甚少設計科系的背景,可是這個科系不是最講求創意的嗎?

愛因斯坦曾說:“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半夜了,有點想睡了,我先提我的基本看法,有時間再慢慢談:

1.強化「看故事」與「說故事」的能力。
2.角色設定的能力。
3.情境設定的能力。
4.技術「應用」的能力。
5.聲音與畫面的想像。
6.美感與生活體驗。
7.主動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態度。

2006/07/13

「第一屆南部青年創意設計科系聯展」得獎作品專刊序言

「第一屆南部青年創意設計科系聯展」得獎作品專刊序言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理事長 尹 立

好不容易,南台灣終於有這樣一個大型的設計科系聯展!

不同於身為政治經濟中心與擁有豐沛資源的台北,南台灣有著獨特的熱情與創意,豐厚的文化內涵與創作環境,尤其設計與創意相關科系之密度也是最高,每年為國家社會培養專業的設計創意人才,站在文化創意產業高度發展的時代,這些優秀的新銳設計師也將貢獻長才,成為下一波產業升級的尖兵。

設計師協會的任務與使命在於推動設計相關活動,以提升設計環境與產業競爭力,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策辦這樣的展出,搭配十多場的設計講座、國際設計團隊Workshop、創意競賽等,讓相關系所藉由這樣的機會彼此觀摩交流,也擴大新銳設計師的社會能見度,更讓大眾能夠理解「設計」到底在搞些什麼。過去大型的設計展覽都在北部,南部學校相對耗費更大的資源到北部展出,同時也跟在地的民眾與地方產業的連結性顯得薄弱,真的很高興可以成功的與工博館推動「南部青年創意設計科系聯展」,讓這些青年設計師的想法與創意,藉由展覽可以跟社會產生更大的互動關係,也讓社會聽見屬於南台灣的創意之聲。

非常感謝工博館提供這麼優質的場地,在國家級的博物館空間可以展示青年人的創意與想法,真的是非常難得,也感謝參與展出的學校,以及用心付出的老師與同學,提供這麼棒的創意設計作品,當然也要感謝大力支援的工博館與設計師協會的同仁,讓這個活動可以順利的告一個段落,也期待南台灣有更多更好的設計活動能夠出現。

2006/06/05

【設計講堂】設計之心、誕玩之心—設計師與玩具V.S創意與夢想

地點/誠品書店:台南市中山路166號13F(Focus Square 13F)

主講.演出/

19:30~20:30 13F閱讀書區

06/09(五) 茆谷光(火腿設計師藝廊策展人)
06/16(五) 黃棨楠(火腿設計師藝廊策展人)
06/23(五) 藍文良、周偉強、林正達(喔格創意設計團隊)
06/30(五) 尹 立(設計師玩具角色設定大賞活動主辦人)

【設計講堂】百年設計新思維(邱宗成)

地點/誠品書店:大統新世紀(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427號2樓)

週四 設計講座—百年設計新思維

站在文獻巨人的肩上,我們得以眺望設計地圖的變遷。引用設計大師的思維與作品,面對百年歷史文化的特質,以設計史作為詮釋社會文化脈絡的眼睛,與您分享人類思維的創新與建構。將熟悉存在的物質生活文化,以新角度和理念,娓娓道出……

20:00~21:00 2F閱讀書區

06/08(四) 前現代設計發展
06/15(四) 現代主義與工業文明
06/22(四) 後現代思潮文化
06/29(四) 當代體驗經濟與創意產業

●主講:邱宗成

現 職
樹德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講師兼創新育成中心主任

學 歷
2000- 雲林科技大學 設計學博士班在職生
1993-95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 (設計組)碩士
1988-91 成功大學建築所 (設計組)碩士

2006/05/25

閱讀城市設計符號

我們總是習慣把閱讀城市這件事,交給藝術家、作家與詩人,他們利用細膩、獨特而敏銳的感知,描述他們眼中的城市與符號象徵。其實城市的故事是諸多條件下產生的,城市的記憶、活動、文化內涵更是需要大眾的參與,居住在城市中的一員,並不單純是個被動的讀者,而是整個空間文本的個別作者,書寫屬於城市的集體經驗。

城市設計符號系統,像是政府與企業的辦公處、商業空間、交通道路設計、美學、文化與歷史意涵,這些符號系統運作的過程,以及這些符碼背後的文化與社會意識的集合,形塑我們對城市的印象與生活的觀察,在這個空間的居民,都是共同書寫與閱讀這些符號的角色,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在空間中活動,有為了生活所需要的工作,也有社交與各種文化活動的需求,時時刻刻都在成就這個城市的空間書寫與閱讀,書寫的是自己與整個城市的互動,閱讀的是自己在所有互動過程中所親自描繪的城市空間文本故事。

紛雜多面是屬於城市的特質,不同的城市也都有不同的故事,故事不一定都是美麗的,也可能是醜陋、悲慘、痛苦的,符號意義也有其多義性,閱讀這些符號意義並非是單向的,而是一種動態的解讀,不同的文化活動正好讓我們親近與品味城市的這些故事。城市的符號系統會因不同的使用者而呈現不同的面貌,在城市空間中,未必人人處在相等的地位,也造成不同的感知與認同。為了很多的理由,城市設計者架構出空間使用的概念,想要形塑出城市的集體認同,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硬體的建設,以為弄個超大型建築物,城市居民就會覺得很了不起,但別忘了一個城市的驕傲,除了硬體,軟體的部份也是不可或缺。

空間與硬體建設經常被當成閱讀城市符號的主體,但隱於實體下是一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空間,也承載著城市歷史的過去與現在。城市是經過刻意設計規畫的空間,種種的限制與規範服務於某些功能與意義,各種建築物填塞在空間當中,高大壯美的硬體成為顯著的、易於辨認的符號表象,如同我們介紹巴黎,少不了介紹艾菲爾鐵塔與凱旋門,但不能忽略的,巴黎也是時尚、藝術、人文之都,我們會想到這裡購買LV的精品、看服裝秀、香水、葡萄酒、美食,情人與浪漫,還有在咖啡館內想像知識份子的辯論及醞釀思潮,人文薈萃與各種想像的交流激盪,形成我們對於巴黎這個城市的想像符號。

您又會如何介紹您所居住的城市?

2006/05/12

創意維他命

創意可以分很多層次來談,例如運用創意,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更便利,在工作上,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在市場上,有可能成為一種創新,或是一種出奇制勝的策略。

不過大部分在談的創意,大多指的是商業面的東西,其實也反映整個台灣社會早就步入了消費時代,市面上教人創意的書籍,幾乎都是以實用作為前提。在美國這資本市場導向的地方,美國創意教育協會在定義「創意」時,特別強調「解決問題的實用性」,也就是說:創意必須有目的、有實際貢獻,才稱得上是好創意。

創意對我來說,其實就是各種維他命的組合,例如珍珠奶茶,就是粉圓(A)+奶茶(B)=珍珠奶茶(C),這樣的組合的可能性,就在於你腦中的維他命元素多不多,擁有越多的元素,就可以組合排列出更多的新元素。魔島理論也談到:創意不是憑空而生,而是源自於平時「累積」的工夫(記憶、經驗、知識)。靈光一閃的創意,來自於平日的累積,再經過整理、轉化所形成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創意是走出來的、創意是聊出來的、創意是用出來的。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就是一種累積創意維他命的工作,跟人閒聊也隨時可以激發很多創意的想法,還有很多很棒的創意,用的地方也決定它的價值。沒記錯的話,莊子裡面有一篇故事,講述世代在河邊漂染絲絮的一家人,祖上留下來一種配方,可以讓手在冬天浸在水中也不會龜裂,所以他們的產能就比別人多,可是有人得知這個消息,花了千金買下這個配方,用在冬天打水戰,大勝敵方,然後就被列地分封。所以可以看出好創意怎麼被運用也很重要。

不過好創意能夠解決問題嗎?還是帶來更多的問題?我以3M的便利貼為例,幾乎看到的訊息都是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意,不過我對便利貼卻非常頭痛,雖然很方便,隨時可以找到記東西的紙,然後貼在牆上提醒自己,不過經常因為紙張一堆,在緊急需要東西時,反而會找不到,所以我還是回歸到那種很醜的筆記本,裡面還有日期的那種,這還比較實用。現在我用便利貼的方式,是在一些想法的發想階段,想到什麼就貼在牆上,過一陣子找時間做有系統的檢視,對我幫助還蠻大的。

我覺得要激發好創意,還是需要幾個必要條件:

保持好奇心
開放
想像力、愛作夢與幻想
高度的動機、喜歡嘗試
智慧勇氣、敢於挑戰
充滿熱情
適度放鬆

還有身上都帶一本筆記本,隨時想到什麼,不管成不成熟,記下來吧…

2006/05/11

相信,前進的動力

相信,前進的動力

這陣子搞了不少事情,對這句話深有體認。

以設計師協會來看,成立之前,大家在設計魔力論壇上面有很多的討論,我也請教過不少業界前輩與學校老師,有些人給予中肯的建議,也有不少長者直接告訴我不可能,網路上的言論聽聽就好,要他們寄來身分證影本與連署書,實在不可能。但我相信,兩個禮拜左右就完成全國連署,接著跑一大堆會議流程與行政流程,這樣的一個協會就在大家努力之下,推動成立了。

在沒有任何經費奧援之下,設計師協會去年舉辦多場設計活動,比賽、展覽、講座…等,光是舉辦這些活動的能量,就是其他相關社團的數倍之多,今年前半年光是舉辦設計講座就高達15場,也將舉辦國際設計研習營、大型設計科系聯展、設計師玩具比賽…下半年也有許多設計活動推展的計畫,這更讓我相信,「人」比「錢」更為重要,一個窮到不行的協會,只要有信心,一樣可以做很多事情。

去年也成立了火腿設計師藝廊HAM Gallery,在今年初,三位股東也有些討論,因為實在營利狀況非常差,甚至都有人提出結束的聲音。但我相信,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好,只要努力把展覽辦好,跟更多設計師接觸,提供更好的設計商品,一方面讓設計師有更多的通路可以販售,一方面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並提供更多元的設計資訊,現在火腿藝廊雖然還不是什麼賺錢的店,但累積的設計師們的信任,以及目前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了,都是因為相信與堅持。

去年我帶一間學校的畢業製作,大四下半學期臨危授命,面對普遍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學生,以及低迷的氣氛,大家都不想辦這個畢業展。但我相信還有時間可以努力,經過多次的溝通,大家也都提出許多創意的點子,最後一台貨櫃車就這樣巡迴全省畢業展了。

過程總是辛苦,總是要接受別人的冷言冷語,做好也需要接受別人的檢驗。因為別人的不相信,所以他們永遠不會去做,而相信自己,並且堅持下去,才會有機會把事情做好。

吳淡如在廣播的一句話:我相信好運會降臨在樂觀開朗的人身上...

2006/05/10

【火腿展覽】台北不來梅主題展



主題︰台北不來梅主題展

展期︰2006年5月13日~6月13日
地點:HAM Gallery(台南市民族路2段22號2樓)

展覽內容︰

1.寫真
台北不來梅成軍兩年的豐富史料照片,從敦南誠品地攤時期,被警察杯杯開罰單一直到幾乎全勤參加全台各式活動,春天吶喊、草地音樂節、台客搖滾、街頭藝人嘉年華、創意市集等等,看的你笑不停淚不止。



2.商品
米奇鰻與蠢花歷代商品都會出現,米奇鰻部份包括已經絕版的第一代抽象概念性產品「衝動」,遭到nike老大哥發出律師函警告罰一億元而下架的惡搞貼紙,Yahoo!奇摩大人氣四格漫畫「毛球寶兒」徽章,散盡家財黑踢恤,想騙老外錢的漢字貼紙...還有最新商品"PUPPY LOVE"蠢蠢的愛貼紙。
蠢花部分則有各式手工包包娃娃,化妝包,IPOD袋。蠢花也會展出太喜歡而不賣的娃娃,每隻娃娃身上都繡著出生日期喔!





3.互動

台北不來梅招牌低科技高趣味叮叮咚咚彈珠台,通通有獎,頭獎是米奇鰻的家…二獎是他的機車,除此之外的獎品都是台北不來梅的創意商品,也歡迎來店的朋友試試手氣!



開展日︰2006年5月13日
當天入場參觀展覽的人,贈送1張漢字貼紙抽抽樂,吉凶機率各一半,好的請相信,壞的請忘記,限量666份送完為止喔。

展期間凡購買台北不來梅任何產品就贈SILLY SIGN STICKERS超微貼紙一張,一樣限量666份喔!

這是我們的第一個展覽,希望跟南台灣的朋友分享不來梅豐富的街頭實戰經驗,包括擺地攤、躲警察、街頭藝人、創意市集還有網站經營。最希望的就是能夠帶給人們一種亂七八糟的創意能量,能夠讓每個人都有著追尋自己夢想的勇氣,所以,來吧!看看從台北來的不來梅,為自己的生活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設計講堂】周育如:水越.這樣玩設計,啊!(5月12日)

講師:周育如
講題:水越.這樣玩設計,啊!
時間:2006年5月12日(星期六20:00~21:00)
地點:台南誠品書店(高空店:台南市中山路166號13樓Focus百貨)

演講題目簡介:

水越設計12年來執著設計,發展出“商業設計Design“,“產品設計Product“,“世界概念設計Plan Global“3個設計主軸
Design 2005為掌寶移動”MobiNote”獲2005年德國iF設計大獎,2006為詩人“葉覓覓-漆黑“獲金蝶獎金獎,為國立故宮博物館創造“妃妃“人物。
Product 在生活形態上設計一系列設計師專用手記本以及生活style美食手記,獲得眾多設計師青睞,並且得到來自海外市場的注意。
Plan Global “世界概念設計“主要為如何增進生活質感與社會貢獻為主旨,推展出2008奧運垃圾處理方案、奧運新型態叫囂工具的設計,理想公園、洗手間文化、綠色生活辦公.居家篇、都市酵母等…。

讓您在各個層面都看得到水越設計的創意。create with AGUA Design

演講者簡介:

周育如-水越設計設計總管

負責執著設計
經歷 留學法國,遊歷德國、荷蘭、西班牙、新疆、埃及、土耳其各地,專於創新設計與行銷包裝企劃
客戶有Macallan, Epson, Jaeger LeCoultre, Tissot, MobiNote, Cathay Pacific, SingTel, NuSkin等國際知名品牌與企業

相關資訊: http://cathedra06.designer.org.tw/

【設計講堂】萬歲少女(蔣涵坪):關於我的圖像閱讀新世代(5月13日)

講師:萬歲少女(蔣涵坪)
講題:關於我的圖像閱讀新世代
時間:2006年5月13日(星期六20:00~21:00)
地點:高雄誠品書店(大遠百:高雄市苓雅區三多四路21號17F)

演講題目簡介:

萬歲少女將來現場與大家分享他出版圖文書及創作的甘苦談,
現場還有萬歲少女作品書展及簽書會,歡迎大家來參加喔。


演講者簡介:

為新一代嶄露頭角圖文小天后,1999年出道至今已累積了多部個人出版作品,並在亞洲接受多方的報紙雜誌邀約及各媒體採訪,也與各方產業合作過許多企劃案。
她以畫圖的身分出現在--
自由時報天生玩家版及花編新聞版專欄作者,中國時報、蘋果日報、聯合報、台灣日報、中央日報.....各大版插畫,GQ雜誌特約插畫家。
她出版的作品包括--
與作家朵朵合作圖文書朵朵小語系列,共8集累積銷量超過30萬本。自己的圖文書《真的好舒服》《萬歲少女萬萬歲》(以上皆由大田出版),《神奇神奇衛生妹》、《飛機、火箭、草莓捲》(方智出版)以及與作家張惠菁友情合作圖文書《月光下的快樂魔法書》方智出版。與作家邵祺邁合作圖文書《歐巴桑養成密集》尖端出版,繪製作家吳淡如一系列暢銷書內頁插畫《早知道早幸福》《心靈點滴》《幸福人的座右銘》方智出版。

其他作品 --
新光三越插畫聯展
當代藝術中心創作聯展
TVBS魔法abc節目合作
公共電視少年哈週刊節目合作
福特汽車與聯合新聞網合作案
屈臣氏2005年代表人物創作wawa girl
台灣嬌生公司合作專案
美商倩碧公司專案合作三步驟限量包裝
2005年麗嬰房合作案

相關資訊: http://cathedra06.designer.org.tw/

2006/05/01

【設計講堂】崔永嬿:當兒童繪本遇上成人童話

講師:崔永嬿
講題:當兒童繪本遇上成人童話
時間:2006年5月06日(星期六20:00~21:00)
地點:高雄誠品書店(大遠百:高雄市苓雅區三多四路21號17F)

演講題目簡介:

對於很多人說工作和興趣要分開的告誡,我不但沒有遵守而且還樂在其中,或許是因為我並不把畫畫當作工作,也或許只是因為我是一個幸運的人。

當初因為一個偶然所以我接觸了兒童繪本,之後又因為更多的偶然這變成我的工作,將一隻筆沾了水以後沾上顏色塗在紙上再將筆上的顏色在水裡洗去,這是我每天重複超過幾百次的動作,但這看似單調的動作其實包含了無限的樂趣。

尼采曾經提到過永劫回歸的神祕概念,但無論這個理論是否真正落實我們的生命中,對於活著的我們而言,這是消逝便不再回頭的生命,也因為如此,我這因為工作和興趣不分的小小快樂才得以豐盈我的生活。

演講者簡介:

崔永嬿
台灣台北人,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台北藝術大學)

出版作品有:
1999 超級哥哥(圖),國語日報出版
2001 地震王國(文.圖),上堤文化出版
2001 小罐頭(文.圖),上堤文化出版
2003 好耶!胖石頭(圖),國語日報出版
2004 捨不得(圖),大塊文化出版

得獎經歷:
1999 國語日報木笛獎優等獎(超級哥哥)
2002 入選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小罐頭)
2002 日本插畫雙年展優等獎(小罐頭)
2004日本插畫雙年展優等獎(好耶!胖石頭)

相關資訊: http://cathedra06.designer.org.tw/

【設計講堂】林榮泰:文化創意、設計加值

講師:林榮泰
講題:文化創意、設計加值
時間:2006年5月5日(星期五19:30~21:30)
地點:台南誠品書店(高空店:台南市中山路166號13樓Focus百貨)

演講題目簡介:

台灣過去的經濟蹟是架構在台灣人勤儉的習性,拼的是如何「降低成本(cost down)」生產「物美價廉」的產品,即所謂的代客加工(OEM)。隨著台灣人消失中的勤儉美德,加上產業結構丕變與外移,我們意識到降低成本固然重要,經由設計「提高價值(value up)」更重要,即所謂代客設計(ODM)。最後,透過文化加值設計產業,自創品牌,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value added)」,所謂自創品牌(OBM),正是目前我們努力的方向。

設計的目的在於改進人類的生活品質,提昇社會的文化層次。設計師必須掌握社會文化的脈動,作為設計參考並將其反應在設計上。未來的設計必須回歸到人文美學的觀點,科技只是技術輔助的工具,不能用來主導設計。未來的設計乃是藝術、文化與科學的整合,以解決社會的問題,並重新定位人類的生活形態。尤其是21世紀的數位科技世界,以「人性」為本,以「文化」為體的設計更加重要,即所謂的文化創意設計。本主題旨在探討如何經由「文化」轉換為「創意」,加值產品「設計」,也就是「文化創意」如何「加值設計」。

演講者簡介:

林榮泰教授,現任教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目前擔任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台灣人因工程學會常務監事與中華民國設計學會常務理事。並擔任教育部94年度大學校務評鑑委員、技專校院校務咨詢委員會委員與科技大學評鑑設計類組召集委員。林教授曾任明志技術學院校長六年餘,擔任長庚技術學院校長一年;並曾擔任國科會科學教育處咨議委員、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理事長與台灣人因工程學會秘書長等,參與創意教育及文化創意設計相關的工作。

林教授專長於工業設計範疇,曾參與過多項大型計畫,如國科會科教處的「台灣地區原住民學生與平地學生設計相關能力的比較研究」與「科系整合之人因工程應用性課程設計與評估」。同時,主持教育部追求卓越提昇大學基礎教育計劃中的「大學生創意思考課程之規畫與評估」。主要的研究成果係以人因工程之應用,研究成果獲得多項專利,以及創造力之相關研究主,曾經負責舉辦第二屆全國大專院校創意實作競賽。

近年來,林教授投入文化創意產業之推動,並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領域多所涉獵。目前主持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中創意學習計畫:「新e網-服飾典藏行動導覽創意學習網」總計畫,以及「台灣原住民服飾文化在創新產品設計上的研究與應用」子計畫。不但將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的原住民服飾典藏品,予以數位典藏資料內容之再加值應用,更進一步推廣台灣文化創意產品的創意學習風氣。

2001年曾獲國科會的資助赴美國MIT AI Lab與TUFTS大學的訪問學者與短期研究。

相關資訊: http://cathedra06.designer.org.tw/

2006/04/28

第一屆南部青年創意設計科系聯展(05/18-05/21)

第一屆南部青年創意設計科系聯展--由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辦。

近幾年來,在南台灣這塊土地上有一群專注於創意設計的學子們,在設計這個舞台上默默的耕耘付出,2004年在北部展出的「看見南台灣的熱情-11校創意設計聯展」,讓北部民眾可以看見南台灣學子的設計與創意。為了讓學子們的創意與心血也能展現給南台灣民眾,規劃以南部學校展出於南部場地的聯展計畫,透過這樣的展覽活動,提供南部青年學子一個展現精湛創意的舞台,讓參展學校可以更實際的與在地民眾、社會交流互動。除了聯展外,這一次並為參展作品舉辦競賽,選出優良設計作品,也安排一系列包含設計職前講座、廠商招才、創意workshop等活動,期經由更實質效益的活動可以跟學校與青年設計師的需求結合,將這樣累積的創意能量向全台灣發聲。

參展學校: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長榮大學媒體設計科技學系
長榮大學大眾傳播系
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室內設計系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服飾設計管理系
高苑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
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
東方技術學院美術工藝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應用設計學系

展出時間、地點:
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宇宙之星、第一臨展廳,共約一千多坪
時間:96年5月18至21日(早上9點到下午5點)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 720 號
(5月18日全館免費入場)

官方網站 http://young06.designer.org.tw/

系列活動:

◎phunk studio workshop
http://ws06.designer.org.tw/

◎設計師開講-青年創意價值與設計生活 系列講座
http://cathedra06.designer.org.tw/
5月18日14:00-16:00 曲家瑞 曲家瑞的創意生活
5月19日10:00-12:00 陳秉良 撞品牌!!
阿餅的亂搞設計 橘子的狂熱創意
5月20日10:00-12:00 黃文博 你也可以很有創意

◎設計就業博覽會

◎2006南部青年創意設計競賽

2006/04/24

第二屆設計師玩具角色設定大賞

首獎可獨得10萬元獎金!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在2005年主辦「第一屆台灣設計師玩具角色設定大賽」,獲得相當高的成效,在此之前,國內並無以設計師為主體的玩具角色設定比賽,舉辦第一屆這樣的活動,甚具指標性的意義,另外結合在京華城舉辦的「台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也引起許多的媒體關注與後續的延伸效益。

設計師創作玩具(香港稱公仔)具有獨特迷人的魅力,目前國內對於設計師玩具已漸漸有概念,也開始有許多人進行創作。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為鼓勵創意與內容創作,以藝術、美學、創意、科技和視覺技巧,透過設計師玩具角色設定之徵選,活絡創作風氣,並讓相關產業資源充分結合,共同提升台灣競爭力。

角色設定大賞的目標不是單一或片面的,迷人的角色不僅可以成為玩具,其實也具備了衍生為其他商品或出版品等整合行銷的價值;有些具有完整故事背景的作品,甚至還隱藏著發展為數位遊戲角色的驚人潛力,這對於極度需要將創意發展為商業用途的台灣而言,其實也蘊含著指標性意義。

本次競賽活動與「2006台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結合,得獎者也會由設計師協會協助塑造立體雕模,並於玩具展中展出得獎者作品,提供設計創作、製作、生產上的交流,促進更多有潛力的新血投入創意設計產業。

1、繳交報名費時間:95年5月16日截止
2、平面作品交件時間:即日起至95年5月23日截止,郵戳為憑。
2、初審︰95年5月27日,決審95年6月24日。
3、公佈18位初選入圍者,並選出7名優選協助立體雕模:95年5月29日網路公告。
4、優選作品之立體製作期間:95年5月30日至95年6月17日(自製立體作品者於6月16日截止收件)
5、展覽開始︰95年7月6日至95年7月9日。(9日公佈首獎)
6、頒獎典禮:95年7月9日。

更多詳情,請參閱活動網站 http://toy06.designer.org.tw/

2006/04/15

【活動報告】胡佑宗:追尋創意的起點

2006年4月14日由胡佑宗主講:追尋創意的起點,在台南誠品書店高空店熱烈展開,這次的演講不但又破了人潮紀錄,胡老師對於設計的熱情與堅持,從這樣的一個題目出發,也相信感動許多人的心,更強化許多人對於設計與追尋創意的感動。


活動一開始,由誠品的企劃主任為大家開場與介紹


這次活動的人潮令人訝異,把整個空間擠的水洩不通


胡老師演講的神情


胡老師演講的神情


現場情況


現場情況


現場情況


現場情況


現場情況


演講結束幫聽眾簽名


演講結束幫聽眾簽名


由本會理事茆谷光先生致贈感謝狀給胡老師

2006/04/11

【設計講堂】法國插畫家:歐笠嵬的異想世界(4月15日)

相關資訊: http://cathedra06.designer.org.tw/

講師:歐笠嵬
講題:法國插畫家:歐笠嵬的異想世界
時間:2006年4月15日(星期六20:00~22:00)
地點:高雄誠品書店(大遠百:高雄市苓雅區三多四路21號17F)

演講題目簡介:
歐笠嵬的創作會讓妳聯想中古世紀那些玄奧詭秘的咒語和圖像,在他的眼中,每漢字都像是一幅圖畫、一個呼之欲出的小精靈。
於是,潛意識中的內在、記憶中的夢境,逐漸具象地在他的筆下浮現,一隻一隻petits monsters(小妖怪)就出現了。
這些自由,自在,恣意玩耍的小妖怪就這樣遊戲在歐笠嵬筆下奇想世界裡。

演講者簡介:

展覽經歷:
1985年~2005年 法國,北京,日本,紐約,台北等畫廊個展

出版作品:
◎ 一到一百的故事
◎ 歐笠嵬-漢口街的小意外
◎ 幸福的鬼臉
◎ 宇宙呼啦圈
所屬經紀公司:出色創意 www.pumpkincreative.com

早晨一隻愛開玩笑的公雞把我叫醒,我糊裡糊塗上洗手間,
照一照鏡子發現一個不明陌生人的面孔正在盯著我,他不像台灣人。
我是那位老外法國人歐笠嵬。我住在台北市的山區,
外面到處都是草是樹是山是天空有時老鷹夫妻在演出牠們生鏽的聲音。
有時瞄一隻混血兒蝴蝶的飛行。聞一朵花香的夜遊。
摸一顆相思樹的長相。看著貓咪雲的變化。聽五色鳥開玩笑。
我的名字歐笠嵬,法文是olivier,意思是橄欖樹,
難怪我特別喜歡樹剛出生的貝比葉子,
我好開心,反之看到落葉飛下,我的心情就下滑。
當葉子被毛毛蟲啃食,我的身體也不舒服,我的喉嚨就卡住。
我非常愛看官樹的外形,牠們很像我怪異的表現,
為了呼吸我需要更多綠油油。

我的個性有兩部份
一部分很輕,另一部分很重。
我的左腦藏一朵自戀水仙蠢事,他一直在織一塊布讓我不得不浸入。
我的右腦喜歡自由地飛,到一條河。在河裡我的手變成一幅畫,
我的畫滑到無數世界的小故事,一些調皮字穿上偶然的顏色,
一大堆烏托邦的坦率,一個迷你冒險的微風叫我。
阿!請等一下,我出去吸口氣,老鷹繼續飛。

歐笠嵬官方網站 www.oliway.com.tw

相關資訊: http://cathedra06.designer.org.tw/

【設計講堂】胡佑宗:追尋創意的起點(4月14日)

相關資訊: http://cathedra06.designer.org.tw/

講師:胡佑宗
講題:追尋創意的起點
時間:2006年4月14日(星期五19:30~21:30)
地點:台南誠品書店(高空店:台南市中山路166號13樓Focus百貨)

演講題目簡介:
創意!創意!創意!創意突然之間成了口耳相傳的普世價值,平凡到簡直成了最腦子的疲勞轟炸,
據說生活中,創意俯拾即是,每位設計師也都想追尋創意的成功方程式。

創意究竟是項謀生的手段?還是另一個鼓勵消費的新說法?還是真的是種生活態度?
身為設計師,在思考創意的追尋是否真的有機可尋的同時,
好像先該脫去身上那層外衣,
回歸到人的立場來想想,我們該追尋的創意究竟該代表什麼?

演講者簡介:

民國五十三年出生於高雄市左營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民國七十五年)
德國柏林藝術大學(Hochschule der Kuenste Berlin)工業設計系(1992~1996)
以「特優」成績獲Diplom Designer學位

曾任:燦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開發部工業設計師(1988.7~1989.7)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籌備處展示組研究助理(1989.10~1991.6)
頂典設計公司工業設計師(1996.6~1998.10)
頂典設計公司執行副總兼設計總監(1998.10~2000.3)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兼任講師(1999.9~2000.6)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應用設計系兼任講師(2004.9~2005.02)
工研院創意課程講師

現任: ndd design group創意總監(2000.6~)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兼任講師(2000.9~)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師協會常務理事

譯作:工業設計¬─產品造型的歷史、理論與實務(1997,亞太出版社)
包浩斯的繼承與批判¬─烏爾姆造型學院(2002,亞太出版社)
設計管理與策略─實戰篇(2003,亞太出版社)

曾講授課程:1. 專題設計(大四畢業設計)
2. 工業設計(一) (二) (三) (四) (大二、大三設計課程)
3. 工業設計史(一) (二) (講義課)
4. 設計實務(講義課)

相關資訊: http://cathedra06.designer.org.tw/

2006/04/09

【活動報告】邱宗成:設計體驗 體驗設計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主辦,2006年4月7日由邱宗成主講:設計體驗 體驗設計,在台南誠品書店高空店熱烈展開,這次我們連續15場設計講座的起點,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劉鎧暄先生幫我們開場,這次活動不僅又創下人潮最多的紀錄,邱老師幽默的演講,更是讓全場笑聲不斷,在輕鬆的分享中,讓大家一同來體驗設計。


活動一開始,會場就已經擠滿了人潮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劉鎧暄先生幫我們開場


邱老師演講神情


邱老師演講神情


邱老師演講神情


邱老師演講神情


會場情況


會場情況


會場情況


會場情況


會場情況


會場情況


會場情況


由本會理事朱文浩副教授致贈感謝狀給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由本會理事茆谷光先生致贈感謝狀給邱老師

2006/04/06

【設計講堂】邱宗成:設計體驗 體驗設計(4月7日)

講師:邱宗成

講題:設計體驗 體驗設計

時間:2006年4月7日(星期五19:30~21:30)

地點:台南誠品書店(高空店:台南市中山路166號13樓Focus百貨)

演講題目簡介:

面對後現代以來的設計史觀,設計透過後工業生產方式,結合文化 生活與創意,更重視人性 娛樂與關懷,新設計也朝向解決生活心理問題與內在體驗感受為主。

設計在數位技術輔助下,發展出體驗式的情境,不管在產品應用、視覺傳達和空間情境上都有不同的表現,本講次透過作品與理論的整合,分享設計體驗生活的美學。

演講者簡介:

邱宗成
現 職
樹德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講師兼創新育成中心主任
學 歷
2000- 雲林科技大學 設計學博士班在職生
1993-95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設計組)碩士
1988-91 成功大學建築所(設計組)碩士

相關資訊: http://cathedra06.designer.org.tw/

2006/04/01

青年創意價值與設計師生活 系列講座04/07~05/20



「信設計的人有福了。」
創作箴言十二

不必等到耶穌復活,
放開佛祖的大腿。
連續15場超強卡司夢幻陣容的講座,
將為你的創意眼界指引明路。

台南誠品書店(高空店:台南市中山路166號13樓Focus百貨)

(星期五19:30~21:30)

* 4月07日 邱宗成 設計體驗 體驗設計
* 4月14日 胡佑宗 追尋創意的起點
* 4月21日 王士俊 輕盈的重量
* 4月28日 張嘉倫 昂貴的塑膠-城市文化下的新藝術:設計師玩具
* 5月05日 林榮泰 文化創意、設計加值
* 5月12日 周育如 水越.這樣玩設計,啊!


高雄誠品書店(大遠百:高雄市苓雅區三多四路21號17F)

(星期六20:00~22:00)

* 4月15日 歐笠嵬 法國插畫家:歐笠嵬的異想世界
* 4月22日 姜振台(阿推) 漫畫與設計
* 4月29日 Nini(鍾霓) & Kiefer(王信智) 雜誌濫觴:設計或被設計
* 5月06日 崔永嬿 當兒童繪本遇上成人童話
* 5月13日 萬歲少女(蔣涵坪) 關於我的圖像閱讀新世代
* 5月20日 王怡璇 時尚設計美學的商業契機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多媒體世界)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 5月18日14:00-16:00 曲家瑞 曲家瑞的創意生活
* 5月19日10:00-12:00 陳秉良 撞品牌!! 阿餅的亂搞設計 橘子的狂熱創意
* 5月20日10:00-12:00 黃文博 你也可以很有創意
全面開催 準備參拜

http://cathedra06.designer.org.tw/

2006/03/25

火腿推薦音樂第4集06-03



【裡外皆爽】 駭世規章-15年創作全精選 The prodigy超凡樂團

不管是飛仔飆車還是血肉橫飛,絕對找不到比The prodigy更合襯更有氣勢的出場配樂。演唱會文案說超凡樂團是死前必看的50個樂團其中之一,能看到現場演出更是死而無憾,有眼不識泰山及相見恨晚,顯然只有排隊等候補機位的資格。



【根氣電音】 天空一片灰暗 The konki duet

大腦說:我需要反覆的音線來熨平壓力。
然後它說像是聽一支安魂曲,幽幽的像是咒語般的呢喃合聲,森林深處冒著飽含根氣的芬多精。語言像是一道柔軟平整卻堅定的力量,取出塞住腦幹的堆積廢氣之後,開始嚮往六角雪花形狀的國度。




【喧嘩上等】 大人 東京事變

剝掉神經質、脫掉花腔;以一種名伶的樣式登場,在聽到極為細碎的指令後開始行動,進化融合成恰如其分的成熟。
經過教育,始為成人,節奏及旋律蒸發成更高級的戲法,適合搭配時尚使用,歌詞完全自行解釋,就像幽默的寓言故事。




【聲線衝突】 The Lost Lolli Olivia Lufkin

蕾拉就應該是這個聲音。她是誰?
她是極端的天使,擁有幸福但哀愁的一切,
歌聲迴盪在空靈的廢城殘跡裡,血液裡有著兩種國籍的匯合,既美麗又痛苦的申訴著衝突,最後她留下了字條:「Devil’s in me.」
樹枝上的烏鴉們忽然嘩一聲的飛開,銀白色的月亮鎮定地灑了滿地。




【熱血無價】 Let’s Bottle Bohemia The Thrills 顫動樂團

當Old school已經被使用過度,熱舞17被壁花取代,還有什麼能勾起青春的感覺 ? 相信我,青春洋溢到滿出來的就是這張!
「環繞美西岸陽光合聲旋律的自在寫意民謠搖滾」說得真好,我的眼睛都快被陽光少年的潔白門牙給閃瞎了!Join with us!!

火腿推薦書籍第4集06-03



【無感體驗好自在。】 真的好舒服 萬歲少女

青春少女的日子就是這麼柔軟,輕飄飄、夢酥酥,雖然有時候有點潮濕,還掉了一地紙屑,25歲少女的青春作業簿,奇異地就對中所有少女的心懷,完全不介意讀者給它打甲上上的分數。



【對現實無止盡的翻譯。】 酸糖果 紅膠囊

相對於親自感受筆觸的真實光影,我記得那時候在馬路邊就著燈光的迫不及待,來自於猴臉男孩的情感投射;喜愛畫面華麗塗污、圖與文的表面張力,從此學會與自我坦誠相對,著迷於結構紮實的輕型迷幻當中。



【關於幸福的質問。】 兔子兔子嗨 可樂王

回頭張望,過往的無助、心事、憤怒,總像一團霧籠罩路頭,我們都在夢境裡胡亂遊走著,無法確定存在的理由及意義,雖然答案總是摸不透,兔子嗨帶我們回歸到最單純的天真美好,充滿勇氣的真實力量,讓心整個暖呼了起來。



【Child me!】 我就是孩子氣 DREAM CASE

不知不覺變成大人之後,才發現體內的孩子從來沒有長大過。於是行使各種儀式試圖假裝自己是個大人,我恐怕永遠也無法了解,原來以為會自動產生的界限,其實從來沒有存在過。
這不是一本書、雜誌或刊物,這是一本查詢孩子氣王國語法的字典。



【未來在哪裡?】 未來11 張惠菁

未來不遠,它近得就像仰角貼住玻璃的蝴蝶肚腹,只是你從未仔細看。未來既動詞又名詞,理性敘事裡有著既浮誇又誠懇的語氣,活下來的本質就是一種尖銳的矛盾,直到你看見生命當中最上乘的排比結尾為止。
不再假設,未來本來就是無限擴充的廣大黑洞。

2006/03/24

人可以忙到什麼程度?

除了一個禮拜5天的課,設計師協會要辦理南台灣最大的設計聯展,要跟10幾個單位溝通,要找贊助,又要舉辦連續15場大型的設計講座,所以要跟其他主協辦單位聯繫,還有跟16位講師協調,新加坡的:phunk studio的workshop也要處理,公司有一個大型的專案一直沒有結案,第二屆的設計師玩具比賽也要開跑,許多學校邀約演講...

看一下時間表,還真神...




...經病...

2006/03/21

中廣AM1296,火腿專訪

3月21日晚上(星期二到星期三的凌晨,12:10-01:00)
中廣新聞網台南台AM1296
會播出之前我們接受訪問的內容
想要更了解火腿店的想法
就記得準時收聽...^^

(只有嘉南地區收得到,收到mp3之後,再放到網路上)

2006/03/18

崑山科大視傳系演講

三月二十日(星期一),晚上七點至九點
要到崑山科技大學視傳系演講(夜間部)
講題為:創意內容的激發與應用

這幾個月接到不少演講的邀約
一方面覺得很高興
一方面也覺得很惶恐
這幾年下來
已經不害怕面對人群
但是每次演講前總是讓我到很緊張
擔心準備的不夠
或是講的不好
但每一次的演講對我都是一種學習
把自己的想法、經驗、讀書的心得
可以透過一次主題的貫連
分享給大家
也是一種自我的學習與成長...

2006/03/16

想要辦展覽的,請跟我聯繫!

我與朋友一同經營一家設計師藝廊--HAM Gallery 火腿店,不斷需要更新展覽的內容,也希望可以藉此挖掘設計新血,活絡整個創作風氣,若您有優秀作品,請與我聯繫!

火腿店網址 http://www.hamgallery.com.tw

2006/03/14

講不完

才剛剛結束兩場關於創意的講座
今天又接到樹德科大與崑山科大的邀約
加上之前答應致遠管理學院的邀約
好多演講要進行
要好好準備了...

2006/02/26

回顧與展望:設計師協會2005年

介紹一下設計師協會2005年的工作目標,以及相關工作項目,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提供想法,讓我們可以更了解設計師們的需求:

一、會員成長、聯誼

南北都有讀書會機制,並不定期的舉辦各類參訪行程,例如去年參觀琉園,以及邀請黃文博先生講解廣告與創意。去年也與誠品書店合作4場設計講座,還有舉辦國際知名創作團隊:phunk的講座,就是希望大家可以互相的學習成長,以及有效交誼,共同創造更多機會。

今年也會繼續加強這個部份,除了繼續舉辦讀書會以及參訪行程,也會增加其他聯誼活動(例如旅行活動),今年會把設計講座增加到11場,繼續與誠品書店合作,以及會在科工館舉辦國際知名團隊的workshop與各類設計講座,並且規劃創意設計工作博覽會,讓設計師可以跟業界更有效媒合、規劃設計實務與法律講座,讓新銳設計師更了解設計實務面的東西、舉辦會員聯展,讓設計師協會會員們的作品可以相互交流激盪。

二、強化挖掘、應用設計師平台

去年舉辦之潮流飛T大作戰比賽,不僅收到兩千多件作品,對岸甚至出現完全模仿的活動,檢討過去相關比賽,大多只是完成比賽、發給獎金後,就變成冷凍庫中的資料。舉辦這類活動,我們希望可以延伸效應,把參賽作品可以進一步的商品化,協助設計師進入市場。設計師玩具的比賽也引起很大的迴響,除了自由時報的全版報導外,也吸引很多媒體的關注,並且跟玩具展結合,增加得獎者的能見度。所有今年會繼續以設計作品比賽為導向,並且讓作品有更進一步被商品化的可行性,讓優秀的設計師可以被更多人知道與應用。

協會去年推動設計師與設計黃業登陸計畫,今年也會繼續推動,現在資料庫中也有很多資料了,也歡迎大家多多前往登錄,增加被看見的機會:
http://www.designer.org.tw/dat/modules/xdirectory/

三、提升國內設計能量

去年協會在南港辦了11校聯展,今年更擴大在高雄科工館一千多坪的場地上,推動南部的創意設計科系聯展,希望讓年輕人的創意被社會看見,除了比賽的辦理、展覽的推動、講座的舉辦,除了協會會員,我們更希望對於設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大家一起努力提昇國內設計能量。

今年協會也在籌辦一個大型的國際聯展,讓台灣設計師的優秀作品,可以傳達至全世界。

四、增加協會社會能見度

由於協會才剛剛創立,許多人還不知道國內有一個以設計師為主體的協會組織,除了舉辦活動增加社會能見度外,也積極參與社會與其他社團的活動,例如參加由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主辦之設計高峰會,以及國內各社團的活動,讓大家知道有一批年輕設計師,也在積極的創造台灣的設計未來。

我們也會在各種活動設計上,積極與國內外社團合作,讓前輩們知道年輕一輩的想法,參與各想研討與講座,增加設計師席會的社會能見度。

五、會務推廣

協會成立一年了,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慢慢上軌道,草創時期都是透過大家的義務幫忙,非常感謝理監事們與很多義工的協助,讓設計師協會的工作越來越穩定,在活動的持續進行當中,也會積極改造組織結構,累積更多能量,為更多設計師服務。

2006/02/25

設計師協會2005工作報告書(PowerPoint)

各位設計界的前輩、朋友

設計師協會在2005年舉辦許多的設計活動
承蒙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一路走來有些紊亂、有些跌跌撞撞
但由於大家的鼓勵與批評指教
讓我們在不斷摸索當中
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

去年的工作成果我們整理成一份報告書
也希望大家可以繼續給我們建議
感謝 感謝 感謝

http://www.designer.org.tw/dat/uploads/download/work2005.ppt

2006/02/22

【火腿展覽】Ajin與你的晶品生活

主題︰Ajin與你的晶品生活

展期︰2006年3月04日~3月31日
展覽內容︰
將.AJIN圖像作品以T恤、網帽、袋子呈現,
以生活裝置擺設為主。除了抱枕、馬克杯、電視機,
還有AJIN歷年經典設計的產品全套商品,
讓你驚呼~這就是與AJIN作品一起生活的感覺阿~

展覽地點:台南市民族路2段22號2樓
http://www.hamgallery.com.tw



暖身活動:

1.AJIN & HAM 看圖猜成語考前練習週(2006年2月19日-3月3日)
即日起火腿店內及火腿blog備有經典考古題,有志參加2006年3月4日"第一屆阿晶靈古怪看圖猜成語過10關大賽"的青年才俊們請務必事先預習!

2.AJIN與你生活照(2006年2月19日-3月10日)
把AJIN 敗回家後,你都是怎麼用它們呢?
不管是穿著AJIN的T恤與情人或是好朋友拍照,
或是出去遊玩時揹著AJIN設計的袋子,
或是你在寫日記時是用AJIN的筆記本或是原子筆,
發揮創意,拍出你阿AJIN最貼近的照片!

接收檔案格式︰
300dpi / Jpg檔 / 尺寸不超過15X15cm 寄至ajin0906@yahoo.com.tw 收件檔名︰參加AJIN與你生活照

附註︰
你可以為你拍下的照片寫一段文字或是一首歌或是一句話。

截止日︰3/10 /
發表得獎名單︰3/18

開展日︰2006年3月04日
當天入場參觀展覽的人,贈送1張展期收藏書籤貼紙(限量500張)
展期間凡購買AJIN的產品送贈品套卡以及貼紙組(限量200份)

第一波活動
主題︰阿晶靈古怪看圖猜成語過10關
時間:2006年3月4日(六),下午4點開始
地點:火腿Ham gallery store
舉行看圖猜成語過十關比賽,最優勝者;可得AJIN價值2000元商品福袋。

第二波活動︰
主題︰AJIN與你生活照(現場轉播版)
時間:2006年3月18日(六),下午2點開始
地點:火腿Ham gallery store
現場活動︰
來店內的人可以極盡所能的把AJIN的產品使用在自己身上,並搭配裝扮,盡情拍照留念喔!
當天並公佈AJIN與你生活照得獎名單,
獎項分為︰AJIN獨愛獎(T恤+產品)
AJIN+HAM都很愛獎(網帽一頂+產品)
怎麼辦似乎很難挑選獎(AJIN精選產品一組)
並即刻把得獎攝影作品與AJIN展場做佈置的結合,使AJIN更貼近你的晶品生活。

限量新商品販售
1.胸章(AJIN X HAM限量版)
2.明信片套卡
3.貼紙
4.揹袋
5.束口袋或是揹袋

2006/02/14

『創意激發與創意人才發掘』研討會--(2月16號)台南場

時 間:民國95年2月16日(星期四)下午14:00至16:00
地 點:台南市東區大同路二段615號21樓
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協辦單位:高雄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台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
嘉義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台南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
台東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

>>報名表與相關資料下載

議程表:

14:00〜14:10
報 到

14:10〜14:40
創意的商機-數位創意的事業發展機會
數位內容學院南部資源中心 李耀威主任

14:40〜15:10
修訂:數位創意人才的發掘與應用
設計師協會 尹立理事長

15:10〜15:30
休 息

15:30〜16:00
修訂:數位內容的創意激發
高苑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 許有麟老師

*本活動免費參加,現場備有點心及茶水

聯絡:Tel:06-3365595 Fax:06-3365584

*請於2月14日前傳真或E-mail至本會報名,免費參加,名額有限

創意意象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它隨時反應在我們的生活、工作,甚至家庭。尤其是數位內容相關領域之廠商、學校系所,都需要注入更多的創意及創意人才來開創新的產值。創意是抽象的,如何將它具體化及有效運用,在各行業間成了的高度需求的新知。有鑑於此,我們特地舉辦二場創意研討會,希望藉由資訊的充分傳遞與交流,讓創意如何運用於數位內容產業能夠有無限的延伸。

研討會特定於2月,在高雄縣、台南市安排了產學業界具有豐富創意及遠見的主講人,分享創意所帶來的商業價值及寶貴經驗,內容涵蓋「數位創意之發展機會」、「數位內容的創意激發」與「數位創意人才之發掘與應用」等議題,預計將為二地區之數位內容相關產業帶來新鮮的數位創意事業模式,包括傳統產業如何跨入數位內容產業,可以運用的方法及切入點…..等,都將提供給與會來賓更新鮮的思維。

『創意激發與創意人才發掘』研討會--(2月22號)高雄場

時 間:民國95年2月22日(星期三)下午14:00至16:00
地 點:高雄縣勞工育樂中心會議室(鳥松鄉大埤路117號)
指導單位:經濟部工業局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承辦單位:高雄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高雄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
屏東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澎湖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

>>報名表與詳細資料下載

議程表:

14:00〜14:10
報 到

14:10〜14:40
創意的商機-數位創意的事業發展機會
數位內容學院南部資源中心 李耀威主任

14:40〜15:10
修訂:數位創意人才的發掘與應用
設計師協會 尹立理事長

15:10〜15:30
休 息

15:30〜16:00
修訂:數位內容的創意激發
高苑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 許有麟老師

*本活動免費參加,現場備有點心及茶水

聯絡:高雄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 黃華君秘書公會e-mail: khca0393@yahoo.com.tw

地址:高雄縣仁武鄉仁心路143-2號 電話:(07)372-4786 傳真:(07)372-4787

*請於2月20日前傳真或E-mail至本會報名,免費參加,名額有限

創意意象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它隨時反應在我們的生活、工作,甚至家庭。尤其是數位內容相關領域之廠商、學校系所,都需要注入更多的創意及創意人才來開創新的產值。創意是抽象的,如何將它具體化及有效運用,在各行業間成了的高度需求的新知。有鑑於此,我們特地舉辦二場創意研討會,希望藉由資訊的充分傳遞與交流,讓創意如何運用於數位內容產業能夠有無限的延伸。

研討會特定於2月,在高雄縣、台南市安排了產學業界具有豐富創意及遠見的主講人,分享創意所帶來的商業價值及寶貴經驗,內容涵蓋「數位創意之發展機會」、「數位內容的創意激發」與「數位創意人才之發掘與應用」等議題,預計將為二地區之數位內容相關產業帶來新鮮的數位創意事業模式,包括傳統產業如何跨入數位內容產業,可以運用的方法及切入點…..等,都將提供給與會來賓更新鮮的思維。

2006/02/08

火腿06-02推薦書籍

從空間到字裡行間-書中的電影,電影中的人生

【藝伎回憶錄】 亞瑟高登
幸好藍眼珠照見櫻花般的幸福來得不晚...。
從西方到東方,從<芝加哥>到<藝伎回憶錄>,羅勃.馬歇呈現出越過半個地球更替上演的女人戰爭。小百合天賦的藍色眼珠讓她擁有了水般的軔性、名利和地位,讓西方世界一解迷幻未知的東瀛風采,原著亞瑟.高登也以精緻的比喻手法揭開了複雜難解的習俗和謀略的隱晦世界。




【斷背山-懷俄明洲故事集】 安妮.普露
當同志話題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李安卻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所以這並不只是在說一則同志的故事,原著安妮.普露以一種剛毅堅定的口吻說著西部牛仔版本的<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之後,深刻的把情感隱伏在午夜夢迴的帳蓬中,在胸背相貼的擁抱中,在衣櫃兩件緊密相依的櫬衫當中,深藏的文字不須多言。



【發條橘子】 安東尼.伯吉斯
拔除為惡的意志妨害自由?
庫伯力克的禁片<發條橘子>直到今天來看仍然很夠殺,文本指涉象徵符碼。看似可以自由選擇,實際上只能選擇大眾決定的道路,所謂的自由,也只是上帝手中空轉的發條罷了,當暴力無限上綱,「禁止」本身就是最大的暴力,是誰說善途才是正義的一方?無言的暴力才是最實在的暴力。



【索多瑪120天】 蕯德候爵
是近200年前的蕯德候爵因為放浪的舉止被關進巴士底監獄,在獄中書寫於被單的鉅作,直至今日這仍然驚世駭俗的內容一直被列為禁書,極盡荒淫血腥暴力,大膽挑動人性底層作惡的欲望,攪動邪惡的自由想像,畫面感強烈震憾著理性,殘酷文本卻裡包裹著自由意志的真理。



【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 片山恭一
回到心中被遺忘的單純,尋找活在世界上的人生意義。
近乎哲學的對話,教人幾乎忘了千篇一律的設定圈套,現在存在於此的東西,就算死了之後也會永遠存在的信念也因為現實的生活漸漸淡忘,珍惜過卻失去的痛苦永遠地留在記憶裡,因為失去而更懂得珍惜,因為愛情而開始的自我追尋,在情人逝去後才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