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的時候學畫畫,專二有一次到高雄大崗山參加寫生比賽,一群同學各自佔據山頭,開始大筆一揮各自畫畫去了。
假日的大崗山遊客如織,還記得我費心的畫了一幅「寫實畫」,竟然有一個小孩,在旁邊觀看了一陣子之後,竟然轉頭跟家人說:他在畫什麼啊?我怎麼都看不懂...(實在很想掐死這個死小孩),旁邊的同學早就笑翻了...
對於專科一年級素描、圖案、造型原理、色彩學、基本設計都被當掉的我來說,其實說老實話,被別人這麼說也沒什麼好傷心的。不過,我開始對繪畫產生一點興趣,自己摸索,也向老師討教,也慢慢的畫出一點成績,在專三之後,我拿過各種地方油畫的第一名、第三名,水墨、書法、水彩也都有不錯成績,也拿過全國大專書畫比賽的前幾名。
老實說我的基礎並不好,現在叫我提筆畫出跟實物很像的東西,我還真的畫不出來,但是我就是有辦法畫出別人認為很有味道的東西,我並非說基礎不重要,但是「畫的很像」這個價值意義是否有這麼大,確實值得深思。目前我也從事設計工作,倒是一切順利,我總是能夠用心的幫客戶解決問題,並得到客戶的信賴。
我認為基礎是十分重要,但是對於基礎的定義是什麼?就我而言,基礎的定義是「表達」,向別人陳述你的想法時,能不能用比較簡單、快速、有效率的方式表達,才是重要。你當然可以用手繪表現你的想法、用電腦表現你的想法,但重點在於你能不能清楚的表達讓人家知道,而不在於用什麼方式表達。我發現很多的討論,把表達的方式的意義凌駕於表達本身的意義。
再舉一個例子,我專科的一個同學,目前也是國內十分知名的插畫家,不過之前在學校的表現不能說差,但是不是那種十分突出的學生,但在他插大畢業之後,就進入一家插畫公司,一直幫報紙畫副刊、幫書籍畫插畫,自己也出了好幾本個人的插畫作品。經過這些年的歷練,他的插畫水平早就遠遠超乎我們這些同學,問題在於當初畫的比他好的人大有人在,不過都朝其他領域發展了,而他的堅持,讓自己也闖出一片天。
3 則留言:
恩..說得真好..
要是在乎畫得像用照相機不是更快嗎?
噗~~~
設計要的就是創意跟特色
恩..耳目一新吧!喝!
上禮拜我與我的女朋友去北美館看"台灣具象畫展"裡頭的畫有些跟真的一樣,於是引發了我與她的辯論,我說把畫畫的那麼像真的有什麼用,科技那麼發達,喀嚓一聲,有照片不就好了,但她卻說,畫得像代表作者的偉大,不然以前的畫家為什麼會留名到現在,她不喜歡現在的畫,盡畫一些讓人看不懂的東西,只是在講觀念,有些甚至令人反感,我說這些東西比較容易激起我的靈感,要看漂亮的畫去看廣告就好,在我的認知中,那些東西是無法有更深一層的探討.最後,結論是,我覺得,所有的作者,他們的作品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而創作,無論是在講技巧,或是重想法,其出發點都是對於生活的觀察,對於生命的體驗,因而,對我而言,設計既不是技巧也不是想法,其基礎概念在於身為人類最原始的表達慾望,表達自己生命的經驗,透過觀察,來改善人類的生活,這才是設計的真諦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