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28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最後連署
在魔力號召成立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 http://twdesign.net/design/viewtopic.php?t=5124
目前已經要進行申請了,剛剛進行最後整理
我收到31個人的連署
剛好分布在13個縣市
所以申請條件上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我這邊少了四份身分證影本
我會跟他們要
但我怕時間上會來不及
還是請大家幫一下忙找四個人連署
把連署書一份以及身分證影本正反FAX給我
我的傳真電話 07-6932906
連署書下載
只要申請表那一張就好了
不要整份Fax給我...^^"
目前已經要進行申請了,剛剛進行最後整理
我收到31個人的連署
剛好分布在13個縣市
所以申請條件上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我這邊少了四份身分證影本
我會跟他們要
但我怕時間上會來不及
還是請大家幫一下忙找四個人連署
把連署書一份以及身分證影本正反FAX給我
我的傳真電話 07-6932906
連署書下載
只要申請表那一張就好了
不要整份Fax給我...^^"
2004/04/23
2004/04/22
東方技術學院美術工藝系畢業巡迴展
台北新一代設計展
展期 九十三年五月六日至五月九日
地點 台北世貿中心展覽館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五號
校內展
展期 九十三年四月甘七日至五月二日
地點 東方技術學院推進大樓藝術中心 高雄縣湖內鄉東方路一百一十號
高雄展
展期 九十三年五月十五日至五月十九日
地點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 高雄市五福一路六十七號
展期 九十三年五月六日至五月九日
地點 台北世貿中心展覽館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五號
校內展
展期 九十三年四月甘七日至五月二日
地點 東方技術學院推進大樓藝術中心 高雄縣湖內鄉東方路一百一十號
高雄展
展期 九十三年五月十五日至五月十九日
地點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 高雄市五福一路六十七號
2004/04/20
2004/04/16
2004/04/12
設計、廣告、公關、行銷
跟許多客戶溝通的過程中,總是要花很多精神與力氣解釋這之中的差異,由於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產業規模不大,加上早期很多只是單純製造業,現在慢慢跨足服務業的同時,就需要各種不同的服務,但是對於很多客戶來說,只要找一家公司來,不管是設計公司還是廣告公司,反正就是所有關於設計、廣告、公關、行銷的事務,都要幫他搞定,這也形成台灣十分特殊的設計文化,搞設計,也要搞廣告、行銷與公關。
遇過最誇張的一個廠商,竟然同時找了十幾家的廣告與設計公司ㄧ起比稿,然後花很多精神選配合廠商,而過程中問題多不說,還是沒搞懂這些不同專業上的差異,對他們來說,應該都是一樣的。
遇過最誇張的一個廠商,竟然同時找了十幾家的廣告與設計公司ㄧ起比稿,然後花很多精神選配合廠商,而過程中問題多不說,還是沒搞懂這些不同專業上的差異,對他們來說,應該都是一樣的。
2004/04/11
無印良品
上次去日本的時候,也特別跑到無印良品去看,儉約的風格,其實是我喜歡的類型,不過那次在日本並沒有特別的感覺。在媒體的渲染下,台灣第一家無印良品在微風廣場出現了,今天特別跑去看了一下,發現人還真不少,不過看看價格,我覺得價位實在不低,一個強調環保與簡約的品牌,價格可是一點都不馬虎。我買了一些文具用品,還有到台隆手創館買了一些沐浴用品,好不容易湊到一千元,終於可以抵掉一個小時的停車費,不過高達一個小時80元的停車費,也讓我額外付出120元,現在逛百貨公司也要時時刻刻擔心時間...
晚上轉往台北101,主要是到Page One書店,是蠻大的,不過跟報紙介紹什麼依照中國山水意境設計,可是一點都感覺不到。
晚上轉往台北101,主要是到Page One書店,是蠻大的,不過跟報紙介紹什麼依照中國山水意境設計,可是一點都感覺不到。
2004/04/09
需求大不同
昨天分別跑了兩個廠商,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品牌思維。
O廠商是一家從很大型的高科技OEM轉型投資的子公司,擁有投影機DLP研發技術,想要推展自有品牌。由於還在開始的階段,並沒有統一的視覺規劃,所以整體形象是紊亂的。
Q廠商是這兩年國內極力推展自有品牌的公司,也是從OEM到ODM,其實已經十分成功的進入到OBM,旗下有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手機、MP3 Player、投影機...等多樣化產品,花了大錢請國外公司規劃整體企業與品牌形象,在整個廣告活動推廣上也讓人印象深刻。
不過,卻看到兩種差異化的思維。
O廠商花盡心思,想要將自己的視覺形象系統做個完整規劃,由於缺乏一致性與令人印象深刻的STYLE,還有從製造剛轉型到自有品牌,對於行銷、廣告、設計、品牌等概念不是很清晰,只想利用最少的預算,短期內建立自有品牌。
Q廠商則面臨另外一個問題,由於形象太過一致,造成不同產品線都沿用同一個視覺體系,這樣反而造成個別產品管理的困擾,因為過於強調品牌整體對外的視覺形象,反而忽視產品的特性,某些種類的產品就經常被其強烈大膽的視覺給「吃」掉了。
O廠商是一家從很大型的高科技OEM轉型投資的子公司,擁有投影機DLP研發技術,想要推展自有品牌。由於還在開始的階段,並沒有統一的視覺規劃,所以整體形象是紊亂的。
Q廠商是這兩年國內極力推展自有品牌的公司,也是從OEM到ODM,其實已經十分成功的進入到OBM,旗下有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手機、MP3 Player、投影機...等多樣化產品,花了大錢請國外公司規劃整體企業與品牌形象,在整個廣告活動推廣上也讓人印象深刻。
不過,卻看到兩種差異化的思維。
O廠商花盡心思,想要將自己的視覺形象系統做個完整規劃,由於缺乏一致性與令人印象深刻的STYLE,還有從製造剛轉型到自有品牌,對於行銷、廣告、設計、品牌等概念不是很清晰,只想利用最少的預算,短期內建立自有品牌。
Q廠商則面臨另外一個問題,由於形象太過一致,造成不同產品線都沿用同一個視覺體系,這樣反而造成個別產品管理的困擾,因為過於強調品牌整體對外的視覺形象,反而忽視產品的特性,某些種類的產品就經常被其強烈大膽的視覺給「吃」掉了。
訂閱:
文章 (Atom)